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三机枪和电报建设(3 / 4)

加入书签

要就是舰艇以及陆军、近卫军、少数海军陆战队,海外武装税警。

其中舰艇以及陆军是绝对的大头。

其中的陆军,是决定同时装备两种机枪……反正使用的子弹都是同一种,子弹供应问题不大,而供弹体系里统一使用弹链,湖广武器公司的那个什么直板弹夹陆军看了一眼就不要了。

湖广武器公司没有弹链,但是陕甘武器公司有啊,直接多采购一批弹链给风冷机枪使用就行了。

陆军方面正式采购并进行前期的装备测试后,军方也正式授予了湖广武器公司的这种新式风冷机枪正式装备的编号:四十三年式机枪,也可以简称为四三机枪。

而当陆军开始小规模装备测试这种四三机枪的时候,也意味着承顺四十三年已经到来了。

过去的一年里,大楚帝国也算是干了几件大事,‘东欧粮食生产计划’算是其中之一,但并不算最重要的,甚至在大楚帝国内部里,这事的重要性在当年度里都排不进前三……

毕竟大楚帝国在全球范围内年年都扩张,年年都打仗,如今打个东欧属于常规操作,不说帝国高层,就连普通的帝国子民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承顺四十二年里真正的头等大事,当属于有线电报的大规模建设。

自从年初的时候有线电报的试验线路获得成功后,大楚帝国就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开始有有线电报线路的建设。

而且电报的建设,可不仅仅是邮政总局的事,还牵涉到了工业部以及铁路部门。

工业部是因为需要提供大量的电报设备,包括通讯电线,电报的收发设备,电池等等,为了保障供应,工业部指示旗下铜陵矿务公司下属的特种材料公司为基础,设立了铜陵电线厂,投入巨资建设厂房,购置设备,以大规模扩大电线的产能。

同时抽调大量的技术人员,资金扶持松江电气、应天机电、徐州电气三家机电设备,以生产电报机以及电报机所使用的电池,并且开始进一步研发发电机,电动机等相关电气设备。

铁路部门,则是大力支持电报局在他们的铁路沿线上,铺设电报线路,减轻长途干线电报线路的铺设成本以及维护成本。

毕竟沿着铁路铺设电报线路,不用翻山越岭,还可以直接使用火车作为运输工具运输电线杆以及电线等材料,轻松省事。

而这年头的电报线路铺设,其实也很简单的,立个木电线杆,然后拉线就完事了……并且基本都是沿着铁路或现有的官道马路上进行建设,没啥技术含量,更没有什么工程难度。

整体施工成本比较低,进度也超级快,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大楚帝国就建成了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路,即松江到金陵城,再加上之前建好的金陵到当涂的电报线,在非常短暂的时间里,大楚帝国就把国内的两大工业城市以及首都金陵,通过电报线给连接了起来,实现了信息的快速通讯。

顺带着,还有沿途的镇江,常州,苏州都实现了通电报。

而这只是牛刀小试而已,在长途电报线路证实可行的情况下,电报局就展开了大规模的电报线路建设。

其中的几大电报干线已经快速施工当中,其中的南北线进度最快,这套南北线,就是北到辽东,南到广州,沿着铁路干线一路铺设。

而围绕着这条电报干线,还有众多的支线,比如济南到青岛,徐州到郑州等等。

为了管理建设和运营这些电报线路,大楚帝国设立了电报总局,又在各省设立电报局,以省为单位进行电报线路铺设,再通过若干干线电报线路连接各省电报网络。

今年的电报线路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受限于电线以及电报收发设备都刚开始进入量产,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承顺四十二年里一共只铺设了三千多公里的电报线路。

但是到承顺四十三年,帝国预计能新建成的电报线路就能够达到上万公里,越往后随着电报相关设备产能越高,也就能建成越多的电报洗那里。

五年内,大楚帝国要建成至少总计八万公里的电报线路,要求本土范围,包括南洋,中亚,西伯利亚等地区里的任何一个省,其省治城市都通电报,以便帝国金陵中枢随时掌控任何一个省的动向。

同时本土腹地,即传统的关内十八省地区,要求每一个府都通电报。

大楚帝国在建设电报这件事的热情,比当年建设铁路还要更高……因为电报对于帝国高层而言,其实商业应用都是其次,最关键的是用来提高金陵和各省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以维护帝国中枢对各省各地的控制力度。

大楚帝国太大了……领土遍布全球呢,哪怕不算那些海外领土,只说本土腹地,南洋以及中亚,再到现在的东欧,这也是横跨亚洲和欧洲啊……范围太大了,这对于大楚帝国的统治也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之前好歹是因为有了轮船以及铁路,所以也没有出现太大的统治问题,但是这还不够,帝国高层还想要更加稳健的手段。

而快速的通讯方式,毫无疑问是统治偏远地区的一大利器。

有了电报的话,今天东欧出现大规模的土著叛乱,当天金陵城就能知道相关的消息,进而做出及时反应,进而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