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质子(1 / 2)

加入书签

为表示自己的诚意,川蜀王罗英,派了自己的三儿子去了西川。他想有说西川国王慕云天,跟着自己一起起事。

作为罗英的三儿子,三娃长得尖嘴猴腮。若不是身处富贵世家,倒更像是一个市井之徒。

然而这仅仅是三娃的表面,实际上这个人并不简单。

大概是走了两个多月,三娃一行人终于到了西川境内。为了掩人耳目,他扮作了商旅,到了蓝州地界。

蓝州城,作为大时和西川进行的贸易集散地。这个原本是双方势同水火你争我夺的战略要地,如今却成了两国贸易的重要往来。

此外,还有无数的西域商旅也云集与此。使得原本冷清的蓝州城,如今是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商旅,更是络绎不绝。

三娃扮作一些茶商,带来的确实也是一些价值不菲的好茶。一路顺利,在蓝州这个开放的贸易城镇,他们只是被官兵简单的检查一番,随即就被放行了。

三娃一行人过了蓝州榷场之后,便进入了西川境内。到了西川,三娃他们便卸下了伪装。

西川的驻兵一听说这些人来自川蜀,自然也是不敢怠慢。于是,三娃继续西进,然后他们就到了西川的国都兴庆府。

在兴庆府内,他们便被安置在了客栈。然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尽管,三娃屡次和西川进行交涉,可西川那边对此都是不闻不问。

三娃有些坐不住了,他在西川的驿站里

,急的抓耳挠腮。手下也看出不对,于是劝道:“三公子,这西川国王摆明了是不想见咱们,这可怎么办。”

另一个手下跟着点点头:“嗯,想来这国王无意与咱们联手,既如此,咱们不如回去吧。”

三娃也清楚,西川国王慕云天,这是不想和自己联手。看来他们此行是扑了个空,白来一趟了。既然如此,看来也唯有回去了。

于是,第二日上,三娃便找到了驿站的驿丞请辞。谁知,驿丞冰冷着脸:“诸位远道而来,尚未面见我们国王陛下,怎可就走。”

这话说的,明明是你们国王不肯见我们。现如今倒是来说,我们还没见你们国王。

三娃只好陪着笑:“贵国国王不肯见我等,我等俗务缠身,自当先行回去,改日再来拜会。”

谁知,这驿丞也直接变了脸色:“没有我们国王陛下的命令,尔等不得离开!”

完了,羊入虎口了。三娃心头一颤,他知道八成是这西川国王和大时朝廷勾搭在一起了。不知道慕云天和唐小宝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总之慕云天是打算和唐小宝一伙,来对付罗英这些诸侯。

有一点可以肯定,绝不是因为唐小宝给了他们农耕技术和冶铁的帮助。仅凭这些,慕云天是不会和唐小宝一伙的。定然,是大时朝廷给了他们别的什么巨大的利益。

就这样,三娃一行人偷鸡不成蚀把米。最坏的打算就是,慕云天会

把他们送给朝廷。

不过有一点三娃可以确信,即便是西川国王慕云天被自己送给大时朝廷。他的老爹罗英,也丝毫不会因为自己投鼠忌器的。

战国时期质子是人质。人质即是被俘虏者掳走的人,这词最早的用意是指在战争里,某一方将敌人的人捉走,然后向敌方提出条件,以方便威胁对方。但到了近举动,尤其是在威胁的态度下进行。

在特别的情况下,例如绑架者提出的限期已到,而对方没有回应或拒绝其要求,绑架者将会于身体上残害人质。人质是指被一方派往对方拘留,以其生命保证一方履行某项诺言或某项条约的人:或被一方拘留,被用来迫使对方承诺或履行某项条件的人,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内容。”

而许多君王,也往往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去敌国做人质,称之为质子。

质子,是指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秦庄襄王、秦昭襄王、燕太子丹都曾经做过质子。

春秋时期所见的20余次交质活动中,卿大夫作为质子的有五例,即文公十七年晋郑交质中,“晋巩朔行成於郑,赵穿、公壻池为质焉。”郑大夫石楚质于晋。鲁宣公十四年夏“晋伐郑……郑人惧,使子张代子良于楚。”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成公十七年,郑国大夫侯獳为质于楚。“昭公九年,楚公子弃疾迁

许于夷,质许围。”昭公二十年“楚平王信费无极之谗,以伍奢为人质使召其子。”

其余十五例中,质子的身份多为列国公子,少数为国君、王子或诸侯的至亲,如子良即公子去疾,是郑穆公的庶子,郑襄公的弟弟,有让国之贤。晋国索要的萧同叔子则为齐王生母。而在为质别国的诸公子中,又太子有五位。

甚至于建立了封建制度的秦始皇,作为始皇帝的嬴政,在九岁之前也都沦为别国的人质。

秦始皇的父亲赢子楚在赵国做人质时,娶了赵姬后生下了他。由于吕不韦的运作,异人返回到了秦国,而嬴政和他的母亲被扣留在赵国过着人质的生活,经常遭受欺凌,而且吃不饱饭,做任何事情都要听从别人的安排,生活在监视之下。

而历史上的那些藩王,也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