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宫(1 / 2)
唐小宝出行,圣驾竟然找不到六匹同样颜色的战马开出行。这让他,不由得想起来了史书记载中,西汉天子坐马虎成,天子不能具其钧驷。
为什么是六匹马,《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意思是皇帝是六匹马,诸侯是五匹马,卿是四匹马,士大夫是三匹马,士人是两匹马,庶人是一匹马。天子驾六是我们古代的礼制的一种行为。
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其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大意就是汉朝初时候物资匮乏,连天子都不能具备四匹毛色纯一的马驾车,有的将相只能乘坐牛拉的车,百姓更是毫无积蓄。
秦末以来,天下战争就没停过。而我们知道战争是残酷的,当时所谓的战争,打的就是消耗,拼的就是后勤,所以在战争中马匹消耗量是很大的。
并且战争带来通货膨胀,加剧老百姓负担,以往民间饲马占比很大,但现在兵荒马乱,百姓一穷二白,普通人连命都顾不上了,更何况马呢,就连朝中萧丞相出门也只得用牛拉车。
实际上史书记载中的真假无从可考,不过八成不是真的。刘邦的马背上得来的天下,不可能举国上下找不到一样颜色的马匹。
如今唐小宝也是一样,并不是说大时国真的找不出六匹颜色相同的马匹。而是,皇宫中的御马,很难凑齐六
匹颜色相同的。
那些马儿呢,都到哪里去了呢。
答案就是军营,军中战马并不稀缺。甚至于七星军中,有着专门的骑兵队伍。
除了军营,民间确实是缺马。缺到什么地步,唐小宝出行找不到六匹颜色相同的马匹。
军队,是维系大时帝国领土完整的重要力量。北凉和西川的骑兵又虎视眈眈,大量的马匹,被应用在了军队中。
那些丧失战斗力的马匹,在军中被淘汰下来的马匹哪里去了呢。那就是,负责运输粮草。
战马应该在自己有用的地方,至于皇帝出行是不是驾着同颜色的马匹,唐小宝并不在乎。如今国家很穷,这是不争的事实。
落后,就要挨打。如今摆在大时帝国面前的只有两个字,发展。
只有国家发展了,繁荣强盛了,那就什么都有了。
六匹马车,拉着一辆巨大的马车。这辆马车有多大呢,官道两匹马车并道而行,皇帝的马车却占据了整个官道。
唐小宝的马车确实是巨大,里面甚至于床榻和书桌都备齐了。而马车内,甚至于还有马桶。
此时的董七七,就和唐小宝同乘一辆马车。而董七七,则慵懒的躺在马车的床榻上。
马车的窗户半开,董七七努力的眺望着窗外的景色。窗户是白纸糊住的,半开的窗户视角极小。
唐小宝看在眼里并没有说什么,他此去西山之行。为的,就是找到玻璃的制作方法。
为什么选择制作玻璃,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原料易得,且制作简易。只要掌握好了温度,玻璃的制作并不困难。
西山虽说是土地贫瘠,地处荒凉。可是,西山是却有着丰富府矿藏。
唐小宝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这就归咎于天权军的情报工作了。七星军中,天权军是一支特别的存在。
战争时期,天权军是一支特种军队。其军队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特种作战任务。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同时,天权军还执行刺杀、情报搜集刺探之类的工作。
到了建国之后,天权军的业务更为广泛了。人文地理的记录,山川湖泊的描绘。各地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矿产资源的搜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天权军对于官员们的监视和牵制。
早在打仗的时候唐小宝就发现,这作战地图描绘的相当模糊。许多山川河流,根本就没有在地图中出现。
为了绘制出来一幅大时帝国的江山社稷图,唐小宝动用天权军还有各地官府,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是为了绘制出一张完整的地图来。
地图越是完整,将来用处越大。而京城不远处的西山,那里就有各种矿藏,比如说储量丰富的石英矿。
石英矿,那是制作玻璃的重要原料之一。此外就是石灰石还有纯碱,有了这些东西,制作玻璃的原材料基本就齐备了。
剩下的就是煤炭了,让唐小宝较为失望的是,京畿周边还
没有发现什么煤炭矿场。即便是有煤炭,开采也极其困难。
那就只能用木炭了,虽然木炭成本极高,可玻璃本就属于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只要能够制作出来玻璃,就可以给国库提供巨大的财政收入。
巨大的马车,终究是到了西山脚下便停了下来。因为此地人迹罕至,西山这边竟然连一条像样的官道都没有。剩下的,只是牧羊人走出来的羊肠小道。这样的道路,显然是不能行使马车的。
唐小宝只能下车,太监陈琳搀扶着他,另外两名宫女,则搀扶着董七七。
下了马车之后,唐小宝问身边的董七七:“皇后,你可愿随朕爬山么。”
董七七微微一笑:“臣妾愿意。”
尽管陈琳建议皇帝和皇后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