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内忧外患(1 / 2)
唐小宝成了天选之子,这消息无异于一颗惊雷,在周边迅速蔓延起来。
通州城出了一位少年郎,脚踏七星,统帅千万兵。脑生反骨,必是帝王之命!
这种事传播的速度尤甚与瘟疫,几乎在最快的时间传遍了岭南之地。那些周边的州府郡县,无人不知此事。
朝中更是一片慌乱,难怪一向以清正廉明忠君报国自居的董天正,竟然跟着造反了。难道说,这世上当真出了个天选之子么。
朝中群臣议论纷纷,不会是正要江山易主。这大圣王朝,已经是油尽灯枯了吧。
这通州城的少年郎实在是太邪门了,居说就是此人改进的晒盐之术。倘若当真是如此,那而今的朝廷,则是岌岌可危了。
通州城出了个天选之子,使得大圣王朝的朝局空前动荡。甚至于,此事传到了圣帝的耳朵里。
圣帝闻听此言之后,更是惊惶不安。要知道自己才是天下共主,乃是帝王至尊。偏偏在这个时候,民间又出了一位什么脚踏七星的家伙。
圣帝只感觉心中莫名的恐惧,流寇造反他没有害怕。边关有北方游牧民族虎视眈眈不断挑衅自己没有害怕,赤地千里天灾频发圣帝也没有放在心上。
唯独与通州城出来了一个天选之子,使得圣帝惶恐不安了起来。他感觉到自己的皇权,遭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去、快去,快去雄州边关传朕旨意。火速调拨定王兵马,给我踏平通州府,活捉逆贼!”
圣帝如同疯了一般,在皇宫大内咆哮着。下面的一干文武百官,无不吓得瑟瑟发抖。
陪同在圣帝身边的赵才人却是一脸的淡定,对于这些朝政,赵才人并没有兴趣。
不同于万贵妃那个蠢货,万贵妃是凡事都想插手的。甚至于,她的触手伸到了前朝。
朝中不少的重臣,对此自然是看之不惯。只是迫于万贵妃的淫威,无人敢发作罢了。
赵才人则不一样,她几乎是不会去干涉朝中之事。是以,赵才人如今把持后宫,朝中的臣子们并没有多少人反对。
反而,甚至于不少的臣子都在拼命巴结。
赵才人心中并不以为意,对于她来说,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后宫。至于那些反贼,是皇帝和臣子们才会去担心的事。
而圣帝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就是因为唐小宝有帝王之命,这无异于戳痛了他的神经。
要知道在古代最有名的三句反诗,可以说是一句灭亡一个朝代,大圣王朝自有前车之鉴。此时的圣帝心中,怎能不慌乱。
当年陈胜吴广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此揭开了反秦浪潮。这使得天下有识之士纷纷效仿,各自招兵买马,那些六国贵族们也跟着起死回生,结果天下大乱最终秦亡与二世。
元朝末期,皇帝昏庸,朝中可以说是群魔乱舞。那些贵族子弟贪图享受不断的压榨盘剥,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于是一个叫韩山童的家伙。
他借着元顺帝征调民工的机会,把独眼石人藏在了河滩上,于是这句流传民间多年的谚语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横空出世。韩山童斩鸡头烧黄纸,召集了数千兵马共同举事,可惜最后兵败被杀。
虽然韩山童死了,但是红巾军还在,成为反抗元朝的主要力量。紧接着群雄并起,陈友谅,朱元璋等人,就是跟着后来一起起事的。
还有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之乱本质上跟陈胜吴广、红巾军的起义是一样的。
虽然这些打出口号的家伙们,最终的结局基本都是战败,可他们拉开了天下人造反的序幕,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刘备,曹操,董卓,孙权等等一批枭雄的出现。
要命的是,通州城的民谣一出没有这么多的花里胡哨。人家直接就放了一个大招,我就是天生的帝王之命。
谁才是帝王之命,我圣帝才是天下至尊。这通州城出来的臭小子算是什么东西,他竟然敢说自己是帝王之命。
这还不算完,更要命的是有人上书,写下了通州城造反的民谣:云从龙,风从虎, 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 千里沃土皆无人。看天下,尽奸臣, 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 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 杀尽奸臣方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 何为昏君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 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 不破黄龙誓不休。
圣帝看完整个人直接就爆炸了,他不顾一切想下诏。急忙命令远在雄州边关的小定王回防,去岭南,先灭了通州城的唐小宝一行人再说。
圣帝此诏书一下,立刻引起了群臣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啊。雄州战事正酣,那北凉被小定王打的节节败退。眼看咱们胜利在望,如此时调兵回防,岂不是给北凉以喘息之机么。”
“是啊陛下,万万不可让定王爷回来。雄州边关战事首要,若是击溃了北凉,则咱们北方边关无忧矣。”
“臣等恳求陛下收回旨意,定王爷万不能此时回来啊。”
“就算是回防,也得等雄州战事完了再说,陛下三思啊。”
此时的大圣王朝内忧外患,西北游牧民族的北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