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自救(1 / 2)

加入书签

这船鱼本就是试验品,董天正他们根本就没有准备好,能将这船鱼全部储存。

毕竟,谁也没想到这一船竟然收获了这么多。若不是鱼不能一直作为主食使用,仅靠打鱼养活通州百姓都不是不可能。

没有人具体统计这一船到底捕获了多少的鱼,人们只知道的是吃了三天没吃完。差点使得这船鱼变质,实际上,唐小宝下了船之后就再也没有上船过。船舱内那种鱼腥味道,着实销魂。

加之天热,后来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把各个船舱清理干净。只不过,即便是清理干净了,依旧是有着浓烈的鱼腥味。

没有人在乎这些,人们只在乎的是食物。他们有了食物,沿海的百姓们蜂拥而至。官府分鱼啦,有吃的了。

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清蒸、红烧、熏烤。不过做的最多的,还是水煮。因为在古人看来,水煮的营养价值最高。且一锅鱼,可以全家分食。

这半个月来,对于通州府爱说,可谓是惊喜连连。首先,盐池挖出来的几个池子内,蒸发过后的海水母液已经结晶。结晶池内,出现了大量的粗盐。

这些粗盐已经没有了苦涩感,吃了也不会中毒。虽然依旧有些杂质,不过对于百姓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粗盐吃不死人,那就是好盐。事实也证明了一件事,那些所谓的穿越者一言不合就做出洁白的细盐来,根本不可能的事。

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唐小宝才知道,穿越古代制作食盐真的可以发家致富。只不过,想大规模的制作精盐以古人的设备是不可能的。

细盐需要将粗盐再次的溶解、过滤、除杂、蒸发,这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除了达官显贵们,洁白的精盐根本不可能上的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粗盐一直都作为人类重要的食盐资源来食用的。只是后来才有了粗盐提纯,我们才吃到了精细的精盐。

而经过层层过滤结晶的粗盐,其含有的少量杂质对于人体基本是没有危害的。毕竟,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实际上,我们许多的食物中都含有一定的毒性,只不过含量微乎其微,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的危害而已。

大量的粗盐结晶析出,这也就意味着。将来再捕获海鱼的时候,就可以拿来晒鱼干了。

做一条咸鱼,用盐巴将鱼腌渍了,然后放在树荫下晾晒。晒干的咸鱼,可以积年累月的储存。想吃的时候,用水浸泡一下或者直接烧了做菜。

至少,鱼类含有的丰富蛋白质,能够补充身体的营养成分。对于吃糠咽菜的百姓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美味。

唐小宝生在地主之家,却深知民间疾苦。自己只不过是习惯了这个时代的生活而已,这个时代底层百姓的食物,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粗糙的大米并不是我们现如今所见的那种白米饭,而是夹杂着各种奇怪的植物种子。且大米米粒粗糙难以下咽,就这个,大米饭依旧不是百姓们能够吃得起的。

百姓们吃的最多的,是类似于一种小米的东西,叫做稷米。黍,稷,麦,菽,稻是古代的主食,而产量相对较高的稷米,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

稷由百谷之长演变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国家的代称。

千万不要以为这稷米有多好吃,这东西闻起来确实很香。产量相较于其他的谷物耐寒耐旱,产量也高。

可是吃起来,简直就是巨大的折磨。你无法想象,这种粗糙的食物咽下去的那一刻,就如同一把锉刀在锉你的喉咙那种滋味。

没错,稷米就是这样的味道。只是后来随着不断的培育改进,这种食物才勉强可以下咽。

就如同小米的祖先,一开始竟然是我们野外寻常所见的狗尾巴草。小米熬粥很香,可是如果让你用狗尾巴草来煮粥,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吃不下去的。

就是这样的稷米,却是现在的百姓们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连年的灾荒,加上昏庸无道的朝廷。使得中原大地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在京城的那位圣帝,却还在劳民伤财的动用数十万的民夫,给他修建宫苑别庭。

谁在乎百姓们的死活呢,没有人在乎。各地的百姓们活不下去,纷纷揭竿而起。

原本通州城这块最后的乐土也已不复存在,朝廷不断的加派赋税。灾荒年景甚至于比丰收之年的税收还多,百姓们种植的粮食,还不够纳税的。

身为父母官的董天正深深地自责,他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悔恨不已。直到,遇到了唐小宝。

这满满一大船的渔获,还有那不断析出食用盐的结晶池。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整个通州城的百姓们都疯了,百姓们都听说了货船捕鱼的事。于是,整个通州城百姓能动的,基本都去了沿海帮忙。

什么叫做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印证。近百艘货船,能够改成渔船的大概有二十七艘。

因为有了第一艘货船下海的经验,这些工匠们早已掌握了渔船技术。在通州城百姓们的帮助下,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二十七艘货船,全部改造完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