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五境九阶,千族万宗(1 / 2)

加入书签

道士见李星扬不答,只当他兴奋的说不出话来。伸出右手,抓住李星扬的手腕,默探他的脉象。

人群听闻仙长欲娜这小娃娃为徒,皆投来羡慕神色。

“哇,这娃娃有福气呀,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唉……仙人如若看中了我家二牛便好了……这不争气的娃儿,竟不入仙人法眼!”

“羡慕,羡慕……小娃娃厉害了!”

不管众人如何艳羡,李星扬却是百感交集。

本尊何时这番落魄……罢了罢了,此地终究凡夫俗子众多,自他们口中难以得知修仙门派所在。这道士虽然修为太低,好歹也是修行之人,先斩断了凡尘,在做定夺!

道士把脉已闭,对李星扬的体质很是满意:“孩子,你且听本尊……”

对于道士这种修为妄称‘本尊’,李星扬千百不屑,奈何虎落平阳,不得不服啊。

“道长,我……我愿意拜你为师……”

道士闻言,面带喜色。

当下在镇长款待下,道士带着李星扬以及其余几名于童男童女在镇上又住了一宿。翌日,李星扬别了李训新,在他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声中,上了马车,跟着道士往东方去了。

这一路走了两三天,李星扬也和诸人混了个熟络,那道士道号明峰,据他所言自己是太一观的仙师,此番下山,一是除魔卫道,一是施惠百姓,一是收徒授艺。当然,说道授艺,不禁又对仙法道术一阵夸赞。

李星扬当年虽游历过十方世界,那也是千年前之事。

当时初入合体,神通广大,通过时空间隙来到十方世界。说是游历,不过是在此地寻找一番机缘,以寻求安稳度过天劫之法,期间于当世几名大能修士有过照面。

照面嘛,自然隐藏了实力,以免引起事端。至于十方世界的修仙门派,宗族势力根本无暇顾及,更不屑了解。

依稀记得当年这世界那几名称圣之人,好像叫甚么‘清虚’‘姜太白’‘慕容龙骧’,时间久远,当时自己又是何等威风,岂会将他们放在眼中……

此番没想到,便是那场机缘,使得自己重生于此,当真感慨万千。若是算中有此一劫,当年真该留些秘宝或是结识更多圣人于此地了!

太一观?好像前世所在位面也有此宗门,修的是‘太一自在功法’,那一门的修士也出过十余名元婴大能。若此地‘太一观’能有此成绩,也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想到不是拜在明峰道士门下,李星扬心中多少有些安慰。毕竟无论明峰如何吹嘘,也实在难入李星扬的法眼……

到了第三日午后,马车上了一座山峰。曲曲折折走了约莫一个钟头,一处道院出现在松柏密林之间。

马车停了下来,接着传来一声阴测测的不满声。

“明峰,你怎么才到?”

“师兄,路上耽搁了些时间,师尊他老人家又发火了么。”明峰恭敬的向一位黑脸道士施了一礼,一改路上一直的跋扈神色,脸上露出几分媚色。

“哼,还好意思提师尊,误了他老人家的大事,你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是是是……”明峰一面赔笑,一面吆喝马车内的童男童女们赶紧下车。

李星扬跳下马车,眼见那道院规模一般,并不像是个名门大派,心中一阵失落。

“将他们带到后院歇一晚,明天上午在送过去……”

“是!”明峰将李星扬一行人安排在后院,交代几句,便自行去了。

李星扬对此并不在意,毕竟修行门派,门内弟子多数高傲非常,脾性大些,目中无人,太正常不过。

他是怡然自得,倒是同屋的几人均是局促不安。

小孩子,离开父母,远离家乡,初时兴奋异常。过了那段高亢时间,便开始哭哭啼啼想起家念起爸妈。

满屋子哭声,听得久了,任谁都会心烦意乱。

李星扬叹了口气,出门寻些新鲜空气。

后院不大,十几个房间围成四方形,天井处种了些花草。李星扬步出房门,见花园中花儿开的正盛,不禁欢喜,搬了个干净石凳,一屁股坐下赏起花来。

“嗨……”一名少女自左侧房间走出,冲着李星扬打起招呼。

李星扬撇了一眼,见不是同车之人,眉头一皱,防备心起。

“你也是前来拜师学艺的么?”少女却不认生,一路走来,靠在距离李星扬稍近些的一根石柱上,拨弄着自己的麻花辫。

见李星扬不答腔,少女又追问道:“我叫付安媛,你叫什么?”

“李星扬!”

“你是从哪里来?哦,对了,我从东山镇来的……来了两天了!我瞧着你们是今天才到的……对么?”

李星扬丢落手中的残花瓣,拍了拍手,并没有搭腔。

付安媛并不生气,展颜一笑:“你不说也没干系滴……反正早晚也会知晓!”付安媛完全没把自己当做外人,挪了一张石凳,坐到李星扬身侧:“你知道么?听说这次到太一观的孩子有一百多人呢……”

提及太一观,李星扬才略感兴趣。

“不知道!不过,便有一百人又如何?”

这话明显是钓付安媛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