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战将起(1 / 2)
“朕知道你们吃不惯这些粗茶淡饭,实话告诉你们朕也吃不惯。”
“可是接下来的四个月,到麦收之前,所有人都必须这样吃。”
“如果把这段时间熬过去了,朕绝不会忘记这些和你们一起同甘共苦的日子。”
“要是有人胆敢偷偷在家违规吃两顿,那你们就祈祷别让东厂的番子发现吧!”
李瑁对殿内的众人警告一番后,就对着手中的稀粥咸菜大快朵颐了。
此时此刻。
远在洛阳的李隆基却是另一番景象。
洛阳皇宫周回十二里,四面有十二个门,均承隋制。
万象神宫则是其中最为宏伟的宫殿,高度将近三百尺。
此宫为武则天修建,主要是用作祭祀。
在此处举行过的最大一场祭祀活动,光是舞者都用了九百多人。
万象神宫内霓裳羽衣曲响起。
李隆基正高坐在龙椅之上,满脸含笑地看着殿中正在跳舞的一百零八个妙龄舞者。
左右两边则分别坐着他最近新提拔起来的文臣武将。
其中以牛仙客和王昱为首。
而跟着李隆基一起逃回来的王正见则站在门口把风。
“美酒佳肴,快哉!快哉!”李隆基举起酒杯感叹道。
此时的他仿佛已经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举起酒杯不停点头。
牛仙客站起来躬身应和道:“陛下,想来长安城内的反贼要揭不开锅了吧!”
“呵呵,牛爱卿所言极是!这天寒地冻的,朕看那逆子怎么能熬到春天。”李隆基冷笑道。
提起长安,就像是揭开了他身上的伤疤。
他最近整天沉迷于享乐,就是为了能短暂忘却那段极为丢脸的事情。
从尧舜开始,还没有哪个皇帝被自己儿子赶得狼狈而逃。
李隆基算是开了一个先河。
纵然是太宗皇帝李世民,也是走完了正常流程才登基称帝,还依然十分给老皇帝面子。
裴宽此时也出言附和道:“陛下,长安城内的百姓缺衣少粮,臣以为他们一定在想念陛下。”
“哼!”
提到长安城内的百姓,李隆基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当初要不是这些百姓,他也不会被吓得落荒而逃,以至于丢掉了长安。
裴宽看到皇帝脸色的变化,顿时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他急忙补救道:“陛下,臣愿亲自领兵收复长安,请陛下给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现在天寒地冻,又正值佳节,朕以为不太适合出兵。”
李隆基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
第一是不相信裴宽的能力,第二是他手中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兵力了。
毕竟偌大的洛阳城,还需要禁军的保卫。
最近这一个月,他也没有征到新兵。
“陛下此言差矣!”
河东节度使王昱突然起身说道。
李隆基面色一窒,耐心询问,“王爱卿有什么高见吗?”
王昱正声解释道:“陛下,新春佳节,不只我们要过,敌人同样如此。”
“现在天寒地冻,不利于进攻,我们是这样认为,敌人也会这样认为。”
“所以末将以为,只要此时发兵偷袭,必能一举拿下潼关。”
裴宽以为找到了知音,跟着说道,“陛下,只要给臣一万兵马,五天之内臣必定拿下潼关。”
李隆基看着信誓旦旦的裴宽直皱眉头。
他已经对裴宽能领兵打胜仗失去信心了。
可是为了河东裴氏的支持,他又不能断言拒绝。
“陛下,裴将军不熟悉河东士兵的情况,就由末将带兵前去偷袭潼关吧!今天是正月初一,末将今晚就连夜出发。等到正月初七,陛下一定会收到末将的捷报。”
王昱也看出了皇帝的心思,出言帮着解围。
李隆基笑问道,“既然是偷袭,那王爱卿打算带领多少兵力前去?”
王昱回答道:“末将只需要一万人马就行,如果兵马太多,行军的速度肯定提不起来。”
李隆基沉思片刻后,仍旧觉得不妥。
要知道当初由陈玄礼亲自统领的北衙四卫精锐骑兵,都没有冲破高顺所带领的八百陷阵营。
据探子报告,潼关现在的守将正是高顺,而且还有整整一万大军。
李隆基想来想去都认为王昱胜算不大。
“朕以为还是按原计划行事,等着范阳节度使张守珪率领大军赶到了再说。”
张守珪的信使早在十天之前就抵达了洛阳,声称范阳九万精兵将倾巢而出,前来勤王。
同时到来的还有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的信使,也说有六万大军正在赶赴萧关。
李隆基给张守珪下发的诏书是让其尽快带兵赶到洛阳,给王忠嗣的命令则是让他不要着急,等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再向萧关发动进攻。
他的原计划是等到二月初二,御驾亲征带领河东、范阳两镇合计十四万大军亲临潼关。
再加上萧关的朔方六万大军,合计二十万兵力围攻关中。
到时候再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直接击溃长安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