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智囊团成立(1 / 2)
亚历山大.杜金神叨叨地对着天空祈祷一番,微微一笑,“这位王曾经就经过乔总你的身边,只是你们已经擦肩而过。”
乔建国也笑了。
或许亚历山大.杜金的确有些东西,可这种人又是最喜欢玩弄人于股掌之间的,估计也只有未来的普京才能真正将他们震慑住。
至于他自己,乔建国并不认为女儿的先知就能让他产生魔力的光环,让亚历山大.杜金像崇拜神一样对他死心塌地。
他便又想着去接触埃莉维拉·纳比乌琳娜,一个现在看起来内向而斯文的女经济专家。
可前面多次的失败让他失去了信心,他担心对方像受惊的小鹿一般,永远躲进森林里不出来。
那样的话,他不但失去了一个智囊首脑候选人,普京也会在未来失去一朵耀眼的金花。
黄丽丽看出了他的担忧,“乔总,要不我去试试吧?”
“小黄教授,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我们前三次接触都已经失败了。
如果这一次再惊扰到她,我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我可以问问这些人中有女人吗?”
“第一次是男的,后面两次都是女人。”
“那她们对苏国语熟悉吗,会不会产生什么隔阂或误解?”
“这两个女人都是公司在苏国招生的职员,语言方面完全没有障碍。”
“那么她们对于苏国目前的经济有独到的见解吗,有那种高屋建瓴的高度吗,能引起她的共鸣吗?”
这便是黄丽丽的优势。
再者,像是埃莉维拉·纳比乌琳娜这种内向斯文的女人,在学问方面也必然有着独到的见解。
当然也只有另一个对此有独到见解的人,才有机会接近她,并取得她的信任。
“小黄教授,如果你真能把她请来,那么龙兴集团外事智囊团将由你和她共同管理。”
黄丽丽微微一笑,她知道她并没有父亲的威望和学识,也知道乔建国不会让她直接坐上首脑的位置。
可她有信心说服这个如果不是龙苏关系破裂,本会成为她小师姑的女人。
她并没有直接去找埃莉维拉·纳比乌琳娜。
在那个月色皎洁的晚上,她来到了父亲曾经的老师,苏国著名经济学家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的家。
他是唯一一位******中,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学家。
黄丽丽之所以知道他住在哪里,就是这么多年以来,父亲一直都尝试着与这位恩师联系。
中苏关系修复后,二人终于联系上,老人家原本还想亲自来一趟龙国,后来却被病魔所阻,一直没有来成。
可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慈祥的老人在四年前已经过世了,是他的女儿奈丽.康托罗维奇接待的她。
她首先由衷地表达了惋惜和歉意,并亲自献上了父亲黄锦康所写的著作《苏国百年经济总结和展望》。
这书原本应该是由他和列奥尼德二人一起完成的,后来随着龙苏关系破裂,这种合作关系也被迫中断。
回国之后,黄锦康一直想独立完成,却又苦于没有相关资料和资金。
近几年,黄锦康的观点得到学校重视,提供了许多帮助,他经过数个日夜的努力和钻研,终于完成了这本书。
奈丽女士对于她的到来意外而惊喜,听她说完这本书的来历,更是感动得不能出声。
当听说她是想请埃莉维拉·纳比乌琳娜进入龙兴集团后,她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
“亲爱的黄,你别忘了,我也是学经济的。”
黄丽丽这才从悲伤中醒悟过来,“对呀,奈丽阿姨,你也是学经济的。”
“而且我还是父亲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黄丽丽伸出了手,对于父亲的尊敬,让她一下子喜欢上眼前这位四十多岁的妇人。
“那么奈丽女士,你愿意加入我们吗?”
奈丽伸出了手,她也因为父亲的关系,一下子爱上了眼前的龙国女子。
“能与父亲的徒孙工作是我荣幸。”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黄丽丽还是请示过乔建国之后,这才发出了正式邀请。
通过简短的谈话和资料查询,乔建国很快认识到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
眼前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士竟然与黄锦康一样,是一位对于苏国经济了解非常透彻的专家。
与此同时,她还曾随戈尔巴乔夫一起访问过龙国,并在回国后提出了非常大胆的见解。
龙国之所以有现在的发展速度,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像愚蠢的孩子一般,跟着父母跳进巨大的雪堆里。
“乔总,不瞒你说,我正是因为这篇文章被学校解雇了。”
奈丽女士十分不好意思地说道,斯文而风趣的谈话,一下子让乔建国感受到了亲近和随和。
他想,也正是因此,奈丽才会在与黄丽丽第一次见面后,便要加入龙兴集团。
因为她想证明她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她的心中已经有了一条与当下苏国经济不一样的道路。
这一条道路会是正确的吗?
能引导苏国走出当前的困境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