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卫星汽车厂(1 / 2)
一行人以最快速度到了来到了已经有些萧条卫星牌汽车生产厂。
汽车厂全名为:人民企业萨克森灵自动车制造所,德语:VEBSachsenring。
其成立于1957年,位于靠近捷克边境的边境小城茨维考,其前身为一个集合四家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联合体,简称为AWZ。
新企业成立之后,研发并制造一款新车就显得势在必行,为此公司在原AWZP70Zwickau轿车的基础上,对空间和可用性进行了升级,最终诞生了TrabantP50,也就是卫星P50小轿车。
之所以将这款车起名为“卫星”,原因其实有两点:一是单词Trabant在德语中本身就是卫星的意思。
另外在1957年,苏国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个人造卫星,赢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就。
作为苏国阵营的一份子,东德政府决定用这款车向苏联方面献礼,而用卫星这个名字当然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从纸面上来看,卫星牌轿车的设计在当时还算是比较时髦的。
其整个的车体为一体式构造,动力布局上使用前轮进行驱动,车身设计十分紧凑,有着独立的悬挂系统。
动力方面,使用的是一部500CC的双杠两冲程引擎,最高时速为60km/h。
1961年,汽车经历了在外观和内饰上一次简单的升级,变成了现在仍在生产的卫星P601汽车。
该车型一直生产到1989年,企业才决定升级汽车的发动机,采用了I4型四冲程引擎,排气量达到一升,最高时速可达90km/h。
可这相比于对面西德的宝马、奔驰来说,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一般,不管是性能还是品质,各方面都远远不如。
乔建国听完马克的介绍,很难相信这样的车子能生产出370万辆,可看着整个厂的占地规模,又不得不相信这一点。
厂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最大的部分是生产车间,占地120余亩,拥有数条完整的生产线,年生产量可达15万辆。
“乔先生,可即便是如此,我们的汽车在国内仍然是供不应求,订单已经排到了十年之后。
哎,要不是东德人心不齐,我们厂根本不用愁业务,怎么会沦落到被人看不起的地步呢?”
马克幽幽地叹了一口气,随即又是不好意思一笑。
“乔先生,请你别多心,我说的这个看不起并不包括你。
相反我能从你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你对我以及整个企业的尊重。”
乔建国看得出来,马克如国内一些破产国企人员一样,并没有意识到国家给予的无限度支持能成就一个企业,也会害了一个企业。
他同时意识到卫星牌汽车厂的员工虽然拥有别的企业没有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可也会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自豪和骄傲。
这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即将倒闭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弄不好就会彻底断送整个企业的未来。
“马克先生,尊重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努力找来的。
对于一个汽车企业来说,制造出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汽车,便是获得尊重的唯一途径。”
“是!是!是!乔先生,我非常支持你这个观点,我想这也是你对我们的鞭策和警醒。
你放心,我们厂全体员工都会记住你的这句话,并用无限的热情和大无畏的精神来完成它!”
大话谁都会说,乔建国微微笑笑,继续向前。
紧挨生产车间便是检验场地,也是每一辆卫星牌汽车能不能出厂的最终关卡。
其为半开放半封闭,包括内部测试路线、机动检修平台、应急防控平台等,占地面积60余亩。
除此之外,企业还配备了宿舍、食堂、以及一个面积达十万平米的大型地下停车场。
企业最宏伟的建筑就在地下停车场上方,一幢长达三四百米的七层高楼。
其集研发、设计、办公于一体,位于企业最前方,此时已经有一行人站在门口等待。
马克热情开始介绍,正是企业的技术团队以及中高层管理员,男女都有,年龄相对年轻。
同时他们也是马克说的讲解团队,分别从汽车生产、原料供应、产品运输、后期维修、人员精简等方面回答了企业的盈利问题。
最终,乔建国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他能解决这些人提出的设想,一台汽车的成本仅有三千马克左右。
而我国进口汽车的关税是百分之一百八,国内成本也就是七千左右。
汽车不比别物,是大物件,也就意味着单件利润率较低。
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对于一个汽车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捡钱的行当。
由此也可以看出,东德人民政府通过该厂获得了多大的利润。
可是现在,东德面临回归,汽车厂面临破产,却没有一个人记得它的功勋。
想起来让人不由觉得唏嘘。
同时,乔建国又惊讶于人员精简的提出。
国营企业多多少少都有吃空饷、混日子的人存在,人员精简势在必行。
原本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