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唐人街背后的艰辛(2 / 2)
约唐人街。纽约唐人街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是北美第二大唐人街,仅次于旧J山,华人人口10万以上。
第四是英伦的伦敦唐人街,第五是菲国的马尼拉唐人街,第六是新+坡唐人街,并被该国列入国家遗产进行保护。第七是加国多伦多唐人街,位列北美最大唐人街之一。第八是加国温哥华唐人街,第九是澳国墨尔本唐人街,第十是Fa国巴黎唐人街,被该国官方称为“亚洲区”,那里的华人大约有5万左右。
叶童和魏风来到唐人街口,找了停车场停好车,然后走向唐人街。这是一个路口,看指示牌是格特兰街和布斯特街。这里是唐人街的入口,并有一个中式牌楼,上书国父中山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
据说这是1969年台岛人捐建的,同时,还在圣玛丽广场捐建了中山先生的雕像。
走进唐人街,满眼都是熟悉的场景,古玩店、纪念品店、杂货店很多,餐馆更是遍地都是。此外,还有剧场、天后古庙、寺庙、教堂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是那些中、英文的招牌和横幅,粤语是这里的主要交流语种。如果你说的是普通话,他们也会和你说普通话,只是听来有些许的蹩嘴。
早在1807年,X班牙殖民时期,广东的商人最早来到这里创业谋生,他们带来了丝绸、陶瓷、烟草、海产品等,标志着华人已经迈向了北美洲大陆,并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
到了1846年,美墨战争结束,这里成了北美的国土。到了19世纪末的晚清时期,由于国弱民穷,华裔移民被视为廉价劳工运来加州修筑太平洋铁路和去金矿淘金。
他们与意裔移民及黑人、穷白人、印第安土著人、水手等被政府视为“下等公民”,并规定他们居住在特定区域,以免污染其他地方,他们只好以格特兰街为中心的地方居住,直到后来又迁入新的移民,唐人街才得以逐渐扩大,这给唐人街平添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旧J山唐人街除了各国唐人街常见的杂货店和餐馆外,也还有很多好的去处。最有名气的如:天后庙街上的天后古庙;最负盛名的好运饼干工厂;旧金山最早升起北美国旗的花园角广场;广场背后的金融中心;旧J山最壮观的联合广场等等,诉说着守旧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变迁。
此外,设在假日酒店里的华人文化中心举办的各种展览,安排在唐人街的历史游、美食游、华人历史文献等都生动地讲述着唐人街的历史和华人在美州的艰难岁月。韦佛利广场华人慈善机构捐建的街区,都充分佐证了华人社区对旧J山历史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