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斩立决(1 / 2)

加入书签

御书房内,送走了魏征等一众官员,。

金吾卫首领李君羡将一份奏折递到了李世民面前。

“陛下,这是臣走访临安,取到的被害人口供,还请过目。”

李世民现在哪有心思看这些,摆了摆手,说道,“朕不看了,你且说说什么情况。”

李君羡拱手道,“禀陛下,这个李诚似乎并没有想要掩盖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李世民诧异道,“什么意思?”

“此次调查顺利的有些奇怪。”

“往常调查这种案子,必会受到重重阻挠,来掩盖其罪行。”

“但臣刚到临安县,立刻便有人迎了上来,问我是不是来调查孩童失踪的事情。”

“随即,那人也不等我答复,便带我到受害者的家里一一拜访。”

“总计九十八家有孩童失踪,正合七七四十九对童男童女之数。”

李世民皱眉道,“这么说,临安城中真的有孩童丢失?”

“确实如此,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臣还将他们所说的话记录在案,并签字画押。”

“另外,他们还说有人见过偷孩子的贼人,确认临安县令李诚无疑。”

听道此处,李世民心中最后的一线希望也崩塌了。

这些天他一直在试图在心里为李诚开脱罪责,可事实就摆在眼前,他还能辩解什么。

从见到李诚的第一面起,李世民便觉得此子天赋异禀,经才艳艳,是个不可多得人物。

特别是在他提出以工代赈,来解决天灾危机,出奇谋平叛罗艺,十日内平江陵水患。

一系列的操作,看的李世民是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到,世间竟然会有如此神人。

可现在看来,他不是什么神人,而是妖人。

他的聪明才智,都是用人血换来的。

喝退了李君羡后,李世民在御书房内来回的踱步。

脸上满是不舍与焦急之色。

忽的,他翻开了李君羡奉上的奏折,提笔悬在了半空。

这若是一落笔,李诚的命可就没了。

李世民难掩其悲愤之色,眼泪似断了线的珍珠一样,点点滴落,沁透了文章。

“斩立决!”

三个大字显得尤为刺眼,字体歪歪斜斜,完全不似李世民平日的作风。

也不知他下了多大的勇气,才在奏折上面落笔。

……

皇后寝宫。

长孙皇后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

那虚弱的样子,时而眉头微蹙,时而吐纳,细细的汗珠从她的额头渗出。

脸色是那么的憔悴,嘴唇也是那么的苍白,且一直咳嗽个不停。

“梓潼,你,你这是怎么了?”

李世民忽听下人来报,说长孙皇后忽然就得了重病。

二人伉俪情深,急的李世民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焦急忙慌的跑了过来。

看着长孙皇后那憔悴的模样,他的心如刀绞一般。

“梓潼,你那里不舒服,跟朕说。”

“太医,赶紧传太医……”

“你们这群饭桶,为什么不早点传太医过来。”

长孙皇后微抬眼皮,有气无力的说道,“陛下,是,是臣妾不让他们来的。”

李世民握住了她伸向自己的双手,蹲在床边,戚戚然道,“梓潼,你这是做什么,生病自当要看大夫,朕这就把太医喊来。”

长孙皇后摇了摇头说道,“没,没用,我这病他们治不了,必须要诚儿来才行。”

“诚儿!”李世民皱眉道,“为何?”

“我前几日去了大狱,诚儿说我天不与寿,有早死之兆,普天之下只有他能救我。”

“陛下,你……你快去将诚儿找来……”

听到这里,李世民紧皱眉头,“这是诚儿跟你说的?”

“好,朕这就派人将诚儿找来,你暂且忍一忍。”

李世民迈步出了寝宫,站在台阶上久久不语。

皇后这病来的也太巧合了吧,朕刚判了诚儿斩立决,她就病倒了。

而且还指名道姓的要诚儿亲自施救。

莫不是谁走露了风声,被皇后知道了,故而假装病倒?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有理,再偷看屋内的长孙皇后,怎么看,怎么觉得病是装的。

“来人啊,速去告知李君羡,将李诚押往刑场之后,不必等到午时三刻,即刻问斩。”

为了捍卫朝中律法,李世民必须速战速决才行。

再拖下去的话,李诚还真就杀不了了。

注视着屋内因病痛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长孙皇后。

李世民长叹了一声。

“唉!等你知道朕斩了诚儿之后,你或许真的会大病一场吧。”

“来人啊,唤太医时刻守护在皇后身边。”

……

秋官狱内,李诚悠闲的坐在炭炉旁。

一手持刀,一手拿着一块白嫩的豆腐。

炭炉上放着一口铜锅,里面放了各式各样的佐料。

青虾仁,白盏醋,萝卜咸菜红米露。

再将豆腐切成小的四方块儿,放入锅中,经热水这么一烫,整个监狱都弥漫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