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法理两兼顾 双方都满意(4 / 5)
赔。我和村里几位老年人估算一下,扣除立兰婶的精神补偿费和误工费不算,单就新买一头同样的耕牛,也不能少于五千元,这也是我们的底线。北哥,你觉得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我感觉天宇刚才从法理上情理上说的都很有道理,我赞成天宇的建议。北哥,你就算行个好,把立兰婶的牛钱赔给她,你们修车治伤的花费就找保险公司吧。我知道,你这些年一直在做慈善事业,这一次就算是你新增的一笔捐款了,改天我们给你送锦旗。”陆云龙补充说。
张向北听了徐天宇的讲述,感觉和他计划的没有多大出入,可以说两人是不谋而合,但他仍然一脸严肃地说:“刚才,你们想问的想了解的,我都告诉你们了,甚至你们没有提到的,我也告诉你们了。按说我没有必要去回答你们的疑问,直奔主题就行了,现在的问题就一个,就是怎么赔偿的问题,说其他的都是废话。”
他停顿了一下,喝口水,接着说:“我来的目的,一是查看实情,二是解决问题,三是消除隐患。”他看了陆云龙一眼,继续说,“在座的云龙是最了解我的为人和处事风格的,我大哥也是完全相信我,才委托我来处理这事的。刚才天宇老弟阐述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说得不错,完全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从公平公正的立场,有理有据地谈了赔偿的理由,我基本同意他的建议。”
徐天宇听到这里,霍地站起来说:“谢谢北哥。”同时,他又向张向北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向北忙招手示意他坐下,笑笑说:“你别激动,听我把话说完。我刚才说同意天宇的建议,但我还有几点补充:一是天宇说的在理,合情合理又合法,我没有理由不赞成;二是有小龙在这,我和他是多年的邻居又是好兄弟,这个面子我不能不给;三是朱立兰家确实很困难,不能因为死了牛而雪上加霜,赔偿是必需的,但不能像天宇说的那么多。我们通过牛市信息得知,现在一头很像样的耕牛也就三千多块钱,再加上精神抚恤和误工费,最多赔偿四千元,你们收过的押金应该退回六千元,重新立上字据,这事就算完结了。”
徐天宇带头鼓起掌来,大家都跟着鼓掌,一时间庭院里一片欢笑声。
张向北等掌声停止之后,看了一眼光头男,又看看徐天宇和陆云龙说:“不过,昨天他们来,可能有些过激行为,结果与你们发生了冲突,你们双方也都有一定的责任,现在应该相互原谅了,以后大家都是朋友,更应该相互关照。我建议,你们从此以后,握手言和。”
光头男先站起来,走到他俩面前,伸出双手分别握住徐天宇和陆云龙的一只手说:“我姓仇,报仇的仇,叫仇发财,以后到县城能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找我,保证万死不辞。”
“仇老弟说得严重了,不要万死不辞,能互相照应就行了。”张向北苦笑着说,“拿纸笔来,仇老弟给他们立个字据,我来签字,这事就这样解决了吧。”
徐天宇他们都很满意,李秋月在门外不时地竖起大拇指,朱立兰也进到屋里,眼含热泪向各位鞠躬致谢。
张向北把签字后的字条和四千元现金递到朱立兰手里,又接过徐天宇写的收据说:“请把钱收好,再去重新买头牛回来,好好过日子吧。如果以后遇到什么难处,可以到县城找我,或者通过云龙找我也可以,我会尽力帮忙的。”他说着,又从自身口袋里掏出一把钱放到朱立兰手上说,“看到你家生活困难,我今天出门身上也没带多少现金,这一千多块钱你先拿去应急吧。”
徐天宇看到这个情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被张向北那宽广的胸怀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更衬托出他开始的斤斤计较和小肚鸡肠,是多么的渺小。
朱立兰再三推辞,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特别是孙老先生也点头认可下,她还是收下了,并且给张向北又一次深鞠躬,然后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泪流满面地走出堂屋,李秋月立即跟上去,扶着她回家了。
张向北站起来,喝了口茶,过来拍拍陆云龙的肩膀说:“小龙怎么会到这里的?”
“噢,我是单位派来搞扶贫的,任瑞福村扶贫队长,正好这两天在村里搞扶贫大排查,所以我一大早就过来了,没想到能在这遇到北哥。”陆云龙连忙解释说。
张向北点点头说:“搞扶贫是好事,你可要多用心呢,这可是一项政治任务,切不可掉以轻心的。不说这些了,我准备现在回去了,小龙打算什么时候回城?”
“不行不行,你现在不能走,都快到中午了,你一定得吃过午饭再走,你不吃饭就走,我以后还怎么有脸见你。”陆云龙急切地说,徐天宇也附和着,一起挽留。
张向北思索一下,终于同意留下,吃过午饭再走,但他要求不喝酒,饭菜简单一点。
徐天宇喊来李长生和李秋月等人分头去准备,就在孙老先生家做饭。
孙兆龙也是欣然同意,这么多年来,他家这还是第一次这么热闹过,他感到很开心,他更加渴望徐天宇能尽快搬过来和他一起住,当然是越快越好了。
徐天宇和陆云龙一起陪张向北各处走走看看,当张向北看过孙老先生的房屋之后,很是欣赏,建议申报文保单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