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双喜临门(1 / 2)
二堂姐学习成绩一向来很好,比起她的父亲(我的二伯父)还要差那么一丁点。自己的努力外加二伯父伯母的监督,终于传来好消息,她考上医专了。
九十年代初,医护工作可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做为一个农村姑娘,如果不能通过读书考个好学校,那么长大后都只能找个庄稼人嫁了。只有个别的样子长得漂亮攀上高枝变成了凤凰。
嫁在农村的一辈子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话没有绝对,很多成绩不好的,但头脑聪明的人,跟着时代的步伐,照样赚得金银满屋成了土豪。
那天晚上,我家跟大伯父家的人都闲坐在爷爷的堂屋里闲聊。二伯父一家人爬上陡破,翻过山,也来到了爷爷家,看二伯母喜气洋洋的样子,我才知道二堂姐考上学校了。
二伯父一家住在村子里,房子是曾祖父遗留下来的低矮瓦房。本来我们住的这房子二伯父有一份,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跟大伯父换了过来。
幸好邻居是大伯母而不是二伯母,不然会多出很多的架吵。
二伯母家门前的庄稼要是被邻居的鸡鸭啄了,她一定会气急败坏地发脾气,难听的话难免脱口而出,容易搞得邻里关系紧张。
那时的农村,家家养鸡养鸭,房子较窄,田和土屋前屋后都会有些,那有牲畜不犯事的?
大伯母知道大家都有难处,对这事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我妈也不在这方面记较。离家较近的稻田,每年都会被鸡鸭糟蹋不少,我妈跟大伯母没有一个因此骂街半天,日子过得相对平静。
二堂姐考上医专了,这在我的记忆里是第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二伯父砌好新房还没多久,新房建在离村口不远的公路附近。房子还是古窑瓦房,只是高了很多,砖都是红砖,泥砖一块也没用。楼板也没用木板拼成,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做的空心长板。
这是新式楼房,在我村这样的楼房屈指可数。样子最漂亮的房子要数宏伯父的房子,只因他是包工头,房子外面的墙壁上还刷了一层涂了颜色的装饰石沙。
很多人还在为生计发愁,只因二伯父被调到乡政府工作,每月工资虽低,毕竟月月有领,比一般人的收入略强些。
宏伯父因为是包工头,他建的房子又好看又不要欠债。二伯父的房子略次一些,还须借亲朋好友一些钱才修建成。
做为政府职员的一员,家里每天出入的人大多是下乡办事的政府工作人员。
二伯母就有的忙了,每年养的鸡鸭大多都用在待客上了。二伯母年轻时炒得一手好饭菜,大多数镇府职员对二伯母的评价还是蛮高的。
二伯母会说又会做,我的姑妈们一回娘家,都喜欢去她家略坐一会儿。
二伯母的个性不讨奶奶喜欢,但奶奶是个会做人的人,她从不跟她的女儿们说那个儿媳妇不是,我的姑妈们回娘家也从不摆脸色给那个嫂子看,大家相处的都还好。
二堂姐考上学校,二伯父大摆宴席,请了整个村的人来喝喜酒,镇府部门也来了不少人。
奶奶笑着跟她的二儿子说:“婷婷考上学校了,往后不比儿子差,你往后有福了。”二伯父喜上眉梢地说道:“不是不比儿子差,只怕会胜过儿子。”
有了二堂姐的这个榜样,我的压力也就大了,二伯母要我向二堂姐看齐,她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跟姐姐一样,搞个铁饭碗。姐姐在医院,将来她可以罩着你。”
当年的我并不爱医学,对铁饭碗也没有强烈的欲望,我最崇拜的人是***,我想学他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大智大慧的人。我知道二伯母的脾气,她认为做为女儿家有份好工作,嫁个好男人就足够。我没有把这想法说出来,点头答应她的建议。
在党的领导下,农村建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了让工作不变成空口号,镇府职员大多数分配到各村去蹲点,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根据每村的特点抓好抓活经济效益。
我村来了两个干部,我二伯父家宽敞,临时办公室就设在他家二楼的一间房里。
我去过办公室,墙壁上贴满了有关国家的政策和条条款款,有点像黑板报,工整又好看。
据点职员发动村民从村前的小溪里打捞沙子,把村公路填平和拓宽。又从镇府拨来一批竹簸箕,按人口分工,把村内的大池塘挖深一些。
那时农村没有挖土机,靠的就是胳膊和双腿。
空闲时,两个职员会走访村民,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
九十年代初的农村,外出务工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数的青壮年都是凭着自己的手艺帮乡里乡亲做点事养活一家人。
农村的妇女每一个都养了猪,一般一年养两头左右。也有个别男人勤快,做养殖专业户,一次性养十几头的。
村后的那座大山没有闲着,都开垦出来,种了红薯和小麦及油菜之类的农作物。
大家一年四季都很累,但生活也就是温饱而已。
入夜时,我最爱看新闻了,本市的新闻说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抓好菜篮子工程。
我城里的堂舅稍信来了,要我妈给他烘几十斤的腊肉,他说农村的腊肉就是香。
二堂姐去城里读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