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突生好奇(1 / 2)

加入书签

包间内,霎时安静。

四只眼睛,都盯在李国华脸上。

李国华并未立马就给出想法,而是故作迟疑的思索了两分钟才说:“杨大哥,你们才是工厂发展决策者,我觉得扩张不扩张,并非是我说了算,还是要看你们的计划。”

“当前,电热水壶在市场上的销售确实挺不错,但从这么快就有假冒伪劣产品出现的情况看,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与我们功能差不多的产品,到时候,竞争就会变得剧烈起来。”

“所以市场的变动,很难掌控。”

“扩张规模需要时间,扩张后可能赚一笔,但也有可能会因市场饱和,造成好不容易才积累出的利润,全都压在了扩张耗费上。”

这件事,李国华不会给出确切结果,只会将利弊分析出来。

至于杨季风这边最终会不会选择扩张,这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给出确切的建议,让其心动扩张,中间要是发生什么变动,导致难以回本,也不关自己的事。

有些话,说出来,影响极大,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本就有退避之心,慎言很重要。

在李国华的计划中,电热水壶这种构造简单的小家电产品,只是他拿来推广品牌的敲门砖。

这年头,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家电的生产成本极高。

价格低廉的小家电,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方便将品牌给推广了出去。

等品牌的覆盖范围达到一定程度,他所注重的就是其余更为复杂的家电。

李国华简单的分析,让杨季风若有所思。

早就得到提点的付本友,很识趣的什么也没说。

正如来的路上李国华所言,目前是在两位老板手下做事,老板如何决定,那就如何做。

目前电热水壶的销售虽说有些供不应求,但只要能一直生产,影响也就不是很大。

等盈利达到一定程度,按照股份,好歹也能拿到一笔钱。

有了更多资金,选择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其次,即便是章虹投资建厂这件事没做起来,新华家电那边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还是要从佳禾脱离出去另起炉灶。

给了太直接的建议,甚至是催促事情的发展,中途章虹那边建厂又彻底落实,或者是寻找到其余的投资者建厂,佳禾这边规模大了,电热水壶生产出来没人接手,就会变成一个烂摊子。

因此扩张还是不扩张,现在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杨季风和孙平如何选择,让他们自己去琢磨。

没一会儿,点的菜就上到了桌上,肚子早就饿了的李国华和付本友,也不客气的吃了起来。

中途,听得隔壁忽然传来的笑声,李国华和付本友夹菜的动作明显一滞,两人还下意识对视了一眼。

没听错的话,大老板和吴凯在隔壁?

紧跟着,李国华想到了先前在门口撞见王有根。

不会那么巧吧?

当时王有根正从什么地方过来,所要去的地方,李国华记得好像就是隔壁包间。

加上一直传言,王有根是跟着老板在市区干工程。

孙平和杨季风两位老板,一直忙碌的事情也是干工程建筑。

思索到这些,李国华也就清楚了一切。

王有根所跟着的老板就是孙平和杨季风,一直在两人手底下做事。

杨季风邀约在这里吃饭,顺道将王有根也给叫上。

但所谈的事情不是一个,双方就分开,杨季风带这边陪着自己两人,孙平等人在隔壁。

一直再思索的杨季风倒是没注意到这些,他很快又询问起电热水壶目前市场的销售情况,李国华也就有一说一。

市场前景,他不会去说,只大概说了因电热水壶价格不是很高,目前销量才比较好。

等市场饱和,还想依托电热水壶赚钱,难度必然增大。

杨季风一边听一边点头,同时暗自在心中琢磨。

扩张规模的事,他一直都在思索,但难以坐下决定。

佳禾家电厂最终是扩张还是不扩张,李国华意思一直都没变。

决策权在老板手里,他只是一个打工的。

老板愿意扩张,那就扩。

不愿意,就按目前情况发展,反正对自身的发展计划影响不是很大。

差不多刚好吃完,吴凯忽然就出现在门口,问道:“二老板,我舅舅问你这边谈完了吗?”

杨季风从思索中回过神来,回道:“差不多了,怎么了?”

“我舅舅说,你这边要是聊得差不多,就去那边吧,先将那边的事情给敲定了!”

杨季风嗯了一声,朝付本友两人满脸歉意的说:“本友,国华,隔壁还有一件事再商量,你们先吃,吃完要走直接离开就行,我就不招待你们了。”

之后,杨季风就起身离开。

不过,他走到门口时忽然又停了下来,转头来盯着李国华问道:“国华,我记得,你老家好像也是叫麦冲村吧?”

忽然如此问,是早前调查李国华时,记得他老家好像就是麦冲村。

李国华嗯了一声。

杨季风稍作迟疑,笑呵呵的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