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孟杰:朝九晚九(1 / 2)

加入书签

-丙申年甲午月-(2016-07)

“那个邮件的内容你抄下来随身带着,不要像这样想不起来了再去找电脑翻”,我尽量让自己语气缓和一点,毕竟这个小姑娘也是刚来不久。“算了这边我来配样,你去把仪器准备好”。我并不是反感带新人工作,当年自己也有那么个阶段,只不过已经接近晚上十点钟,整个楼层也就剩下了我们两个。明天还是要正常上班的,所以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抓紧时间搞完回家。

算下来已经七年的时间,刚来这家公司的时候也就几十个人的规模,到现在已经是接近三千。生物科技类公司近几年发展的确实不错,国家在这方面也越来越重视,毕竟科技兴国嘛,不能只说空话。然而工作久了就发现,到最后拼的还是体力。工作前两年我还是比较兴奋的,穿上白大褂之后我也把自己当成了科研人员,加班干活从来都不觉得累。当时确实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总结了很多经验。但是时间久了,重复性地工作,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地体力劳动者了。最难接受的还是加班,虽然说公司不提倡加班,但是想在八个小时内把工作做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老员工尚是如此,新员工就更不用说了。公司的人员流动性可想而知,新入职的工号已经排到六千了,而在职人员还没有突破三千。所幸我前两年升了职当个组长,多半做些文字性工作,已经很少亲自去配样检测了。小姑娘是山东人,目测身高接近一米七了,穿上白大褂也是相当地帅气。可是当我看着她愣头愣脑地从实验室到办公室来回穿梭的时候,就知道了这毕竟是个新人,还需要培养。齐玥,这名字还不错。

有时候我还是会选择在公司加班,虽然只是处理一些数据,收发一些邮件。公司也给我配备了电脑,可以拿回家办公。但是回家之后就各种各样的事情,时间很难安排。正常在公司两个小时可以搞定的事情,在家时间就可能要翻倍了。我一直跟人说自己是朝九晚九,但实际上有时候晚上十点甚至十一点了我都还在守着电脑。只不过晚上九点以后就很少有人给我打电话问事情了而已,包括领导和一些在加班的同事。我也一般会在九点之前回家,然而这次已经接近十点了。不出意外地话,老婆的电话随时会打过来。老婆跟我一样,都是土生土长地上海人。外地人提起上海,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比较有钱。我想说大哥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这些外环以外的人的感受。城中村还可以盼着拆迁,我们这些偏僻的农村,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但是每次跟外地同事谈论最多的,就是我家里有多少资产。时间久了,我也就懒得去解释。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比较骄傲的,结婚以后就没有让老婆上班了,目前女儿也一周岁了。

“你故意的是吧,我还跟你说了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老婆的电话还是打过来了,估计是生气了。“不是啊,没忙完呢”,她一大早就跟我说提示一下,今天的日子不一般,让我好好想想,可是我哪有时间。“什么时候能回家”,老婆有点儿不耐烦了。“不知道,估计快了”,我并不是敷衍,虽然给下属安排工作的时候我会比较严厉一点,但他们开始干活儿的时候我是不会去干涉的,所以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算了吧我去找你,刚好今天丁星宇开车带我来上海逛街了”。跟那些内环拆迁,房子分到外环的上海人一样,我们有时候也会把去市中心称作是“去上海”。丁星宇是我老婆的弟弟,也就是我小舅子。“逛街买什么了啊”,我有一丝不详的预感。“见面再跟你说,逛了三四个小时,才刚找了个地方吃完饭,还得去接你,累死我算了”,平常老婆逛一次街就够我吐血的,何况这次我不在身边。“逛了三四个小时还有时间吃饭,我正常下班也来不及陪你去啊,你是故意的吧”,我觉得血压有点儿高,这都不说买了什么。老婆已经挂了电话,不知道我最后说那句她听到了没有。

晚上十点半,齐玥走进办公室告诉我已经搞完了。我说那你打个车回去吧,记得明天把发票拿过来找公司报销。小姑娘学东西还是挺快的,这才一个月就可以独立工作了。最开始我是安排了一个三年的老员工带着她,也是个女生,想着各方面方便一些。两周以后带她那老员工跟我说这人已经“出师”了,我还是有些怀疑的,觉得那女生可能也是觉得耽误自己工作,早点儿把她给打发了。不过也没有说什么,试着安排齐玥一些简单的活儿来做,告诉她我们这边氛围还是可以的,有什么不懂的随便找个人都能问,大家都会很友好的帮助你,前提是不要耽误别人工作。齐玥这个小姑娘还是蛮懂事的,一点就透。但是当“交配机器”凑到她身边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担心的。“交配机器”是我们公司的传奇人物,入职比我晚两年的样子,也有五年左右了。工作能力自然是有的,不过最让他出名的是交配能力。对的,就是“交配”。这些年来没人知道他交往了多少女生,而且很多都是刚入职的。看他这样子是又有新目标了,我不知道齐玥这样的小姑娘能不能招架得住。事情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发展,齐玥很客气地拒绝了“交配机器”地热心,另外找人帮忙去了。所以这小姑娘还是比较聪明的那种,懂得保护自己。

老婆十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