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在章 再战花马刘(2 / 3)
接哗变了。
他们把刀架在了杨云梯的脖子上,押着杨云梯出了城,宣告投降。
望江县不战而下,首战告捷,卢照开心不已。
但是进入城后,卢照却开心不起来了。
他看到城中的百姓个个枯瘦如柴,许多百姓肚子肿得跟个皮球一般。
卢照马上派人调查,一番调查之下这才知道,望江县去年大旱,闹出了大饥荒,百姓根本无粮可吃。
正月初二,李自成的部下带着几千人马来攻打望江,知县杨云梯下令全城戒严,百姓出不去城,城中又没有吃的。
城里的乡绅地主和官员们到是有粮可吃,可是百姓却只能饿肚子。
许多百姓饿得受不了,只能吃观音土充饥。
观音土,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次,每一次的出现,代表的便是百姓正在遭受深重的苦难。
史书上有英雄,有豪杰,有圣君,有昏君,有奸臣,有忠臣,便阅史书,这些大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纷纷登场,然而,那些在灾年没有吃食的百姓,却仅仅只有几个寥寥的文字记载了他们惨状。
卢照看着躺在街道上的百姓,顿时眼中忍不住流出了两行热泪。
“快,拿粮食来,拿水来!赈济百姓!”
汉军士兵纷纷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袋,躺在地上的百姓看到吃的,顿时两眼放光。
许多百姓吃上了一口粮食和干净的水,但是更多的百姓却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过。
卢照在望江呆了一天,留下了一千兵马和两千石粮食赈济百姓。
做完这些,他便继续带着部队东下。
他出发已经三天了,还有七天,他的军令状就要到期了。
卢照下令,留一千人马守城,剩下大军,直接跟随大部队出发,继续往东。
望江距离安庆不过才一百多里地,卢照下令水陆并进,同时出发。
一路之上,只见田地荒芜,每个村子里甚至找不出两三个活人来。
官道的两边,零零散散的还有百姓正如行尸走肉般的在赶路,不用问也知道,这些人是去逃荒的。
道路两旁,更多的还是倒在路边的尸体。
无一例外,这些人全都是饿死和病死的,他们每个人都瘦的几乎只剩下皮包骨头,样貌几乎惨不忍睹。
汉军走一路救一路,等走到安庆城外时,大军带着的百姓已经多达三万多人。
许多附近的百姓得知汉军发粮食,纷纷杵着棍子前来投靠。
等到十六日早上,汉军抵达大观,有部下向卢照报告说百姓的人数已经快五万了,军中的军粮马上最多只能坚持他们这些人吃五天。
卢照一听顿时大惊,他本就想救这些百姓一条命,却没想到引来了这么多人。
他自己手下的兵马才三万多,其中还八千在江上,陆上的人才两万多。
现在大军中居然混入了五万多百姓,这岂不是成了一支叫花子的军队。
可是卢照又不能下令把这些人赶走,大王可是有严令的,必须爱戴百姓。
卢照想了一下,对负责粮食的军官说:“我马上写一封急信送往武昌,求汉王马上运粮过来救急,这几日,你好好安排一下,给百姓的粮食暂时减少两成,把粥熬稀一点,优先保证大军的供粮,大军即刻就要攻城,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是!”
十六日中午,大军抵达安庆城外。
此时城内已经知道了望江陷落的消息,望江城外有溃兵入了安庆府,将汉军大军东下的消息告诉了安庆总兵刘良佐。
刘良佐一听汉王的大军来了,他第一反应就是跑。
花马刘在临江府吃了大亏,被莫谦给打出了阴影。
自从回到安庆后,刘良佐便绝口不提江西之事,他现在连听到莫谦的名字都觉得有些腿打颤。
上一个报信的士兵刚走,后面又来了一个。
“大帅,汉军已经抵达西门外了,浩浩荡荡,怕是有十万人!”
“什么?”
刘良佐一听到这个数字,额头上的冷汗瞬间变低落了下来。
他赶紧带着一群部将来到西城墙上,往下一看,刘良佐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还真有十万人。
卢照抵达安庆城外后,马上开始安营扎寨,他命令士兵把那五万多百姓安置在了大军的后方,给百姓搭建了临时的营帐。
而他的大军则站在百姓的前面,距离城墙不过二里路程。
如此远的距离,花马刘根本看不清五六里外的地方,只能看到二里外的汉军大营。
看到汉军大营里旌旗林立,营外又有一两万人正在调动,花马刘顿时被吓得不轻。
还现在真的相信城外的汉军有十万人马。
刚看完西城,南边又有士兵来报,说长江上出现了几百艘的水师战船,每条船上都摆着红衣大炮。
刘良佐又马不停蹄的来到南城,往江面上一看,好家伙,战船遮天蔽日,起码不下五百艘。
“干你娘,这姓莫的亲自来了啊,这是想要我老刘的命啊!”
下午,卢照整顿好了部队,便开始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