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楚王是道大餐(2 / 3)
审大会正式开始。
先是由三营文宣科的文官上台讲话,这是一名来自临江府的秀才公,名叫韩德惟,今年才不过二十三岁。
韩德惟口才极好,在一番宣讲后,很快便把百姓的情绪给调动了起来。
台上,韩德惟拿着新配发的铁皮喇叭对着下面的百姓喊道:“乡亲们,这台上跪着的就是你们曾经的知县老爷,今天,按照我义军的惯例,现在就要对这些官老爷进行审判,乡亲们当中,若有被县衙官员坑害虐待者,尽管站出来说话,只要是事实,我们义军决不轻饶!”
这一番操作下来,建昌的百姓可算明白啥叫公审大会了。
很快便有几名壮汉跑上了台,指着跪在李长庚身边的一溜小吏说道:“大人,这些皂吏,仗着有收粮税的权利,肆意的欺压我们百姓,我家每年交税要交二两银子,银子不够便拿米来抵税,我挑着一石米要走三十里的山路才到县衙,结果这些狗杂种却说我挑来的只有七斗,非逼着我回去再挑三斗来。
我们这些小民,哪里敢跟官斗,只能又跑回家再背了三斗米来,可是一到县衙,三斗米他们却说只有一斗,大人,请为我们这些小民做主啊!”
坐在台下准备观刑的总兵官彭金洪一听这位老乡的话就知道他说的绝对是真的。
因为他当年也这么被宜春县衙的皂吏们欺负过,一石稻米挑几十里路到县衙,结果十斗变七斗,有时候甚至只有六斗半,这些当官的,贪污起来简直就是穷凶恶极,比土匪还狠。
彭金洪当即挥手说道:“这些皂吏不必再审了,全部抄家,斩首!”
跪在上面的皂吏们一听这话,顿时吓的屎尿横流,每个人都吓得瑟瑟发抖。
斩刑很快开始,几十名义军士兵手持屠刀站在身后,随着长官一声令下,二十多颗人头瞬间落地。
跪在一旁的李长庚和孟文震看到这场景,这才感觉到有些害怕。
孟文震是建昌县衙,平日里辅佐李长庚处理政务,手中还是有些权利的。
刚刚斩掉的那些皂吏,之前就是他负责管理的。
手下都被斩了,下一个还会离的远么?
孟文震哭丧着脸看了一眼旁边跪着的李长庚,不禁嚎啕大哭道:“县尊,救我啊!”
李长庚长叹一口气,无奈的苦笑道:“我尚且不能自保,焉有能力救你,你暂且先去,我马上下去与你会和!”
斩完一干小吏,下面就轮到正主了。
韩德惟又把手指向了李长庚和孟文震二人,对台下的百姓问道:“乡亲们,这二人便是知县李长庚和县丞孟文震,乡亲们若是有被他们欺压残害的,尽管站出来伸冤!”
台下的百姓听到要开始审知县大人了,刚才那种热闹的场景的反而不见了,百姓的情绪也没刚才那么激动了。
彭金洪看百姓突然间一下都变了,顿时有些疑惑。
他下台来到一群百姓跟前问道:“乡亲们,这是怎么了?有冤你们现在就可以伸冤,本总兵可以给你们出气!”
一名汉子唯唯诺诺的上前说道:“总兵大人,这李大人虽然才来建昌不久,但是并无恶行啊,也未有对我们施行苛政。”
“是啊将军,李大人真不是什么坏官,他人挺好的!”
这一出戏可谓是让彭金洪有点措手不及。
他跟着大帅出生入死,看过砍头的知县已经部下七八个了,眼下自己好不容易亲手逮住一个,居然还不是个贪官。
彭金洪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是他还夹杂着些许开心。
大帅最喜爱的便是清官了,这李长庚竟然是清官,杀了他也未免太可惜了,再说建昌的百姓也都说他干的还不错,虽然才刚来不久,但是好歹没有犯下什么大罪。
就这样,李长庚逃过一劫,跟他一块的孟文震也幸免一死,两人被十名义军压着回到了南昌府,见到了传说中的反贼莫问,此事暂且不表。
建昌这边,彭金洪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首胜,大军未伤一人得了一座县城,彭金洪心情大好。
第二天一早,彭金洪留下两百兵马据守建昌,自己本人则亲率大军继续北上九江府的德安县。
德安知县康鼎得知消息后惶恐不安,立刻派人去府城找知府张懋谦寻求支援。
张懋谦此刻手里哪里有兵可以支援他,九江府守城将士加在一块也不过才两千不到,停靠在码头的朝廷水师倒是还有两千人马,但是这是朝廷用来防备北边流寇南下的。
这两千兵马他一个小小的九江知府压根调不动,因为人家水师的千总压根就不鸟他。
再者说了,就算是那千总愿意领兵上岸一同上城御敌,可是这人数还是太少了,根本不是人家反贼的对手。
张懋谦没辙,只能快马传信正在解救开封之围的卢象升,希望他想办法派兵来救九江。
卢象升接到信后是仰天长叹几声,他剑指苍天道:“有心杀贼,但我无力啊!”
卢象升真是拿莫谦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在南昌的时候这小子就老老实实的呆着,他一走,莫谦立刻带兵扩张。
卢象升身上背负着皇命,当然不可能随意离开,眼下卢象升心中急的不行,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