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坐谈(1 / 2)

加入书签

“正有一些事情,还请大师解惑。”

易言放下茶杯说道。

“不知易施主有何疑惑,贫僧愿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了海同样喝了一口茶,一脸平静地看着面前的易言。

“不知这转轮珠,在宝华寺多久了?”

易言没有绕弯子,说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了解历史,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或许可以历史中,得悉一些蛛丝马迹。

“这点,贫僧也不曾知晓,只知道自宝华寺建立以来,这转轮珠便是每一代的方丈传承之物。

若不是贫僧的师尊,云游四方,此物还轮不到贫僧执掌。”

听到易言的问题,了海面露遗憾地回答道。

“看来,比宝华寺还要早。”

“那是否告知宝华寺的根源在何处?”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非常隐秘的事,易言也做好了打算,对方不说,也不勉强,大不了回头让上官虹帮忙查一查。

之前让上官虹帮忙查找莲花符号所在的现今位置,还没有消息传来。

他说因为古今变化太大,正在派人进行实地考察,跟地方志相结合。

可能还需要花费一段时间。

易言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将转轮珠的事情弄清楚。

了海先是愣了下,随即笑着说道:“易施主的问题,还真是尖锐得很,好在我是本寺的首座,师尊和师叔不在,暂且能够做得了一些主。

宝华寺自开元年间建立,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根据寺中古籍记载,宝华寺是一位自天竺而来的高僧,云游至京都建立的。

古籍中提到,高僧之所以选择京都建寺,是因为此处有一名身具佛光之人,遂收为弟子,传其佛法。

并从手上褪下这转轮珠,作为传承之物。

至于高僧的法号,古籍中并未记载,而那位身具佛光之人,便是宝华寺的第一任方丈,福元祖师。”

了海将宝华寺的历史,简单地跟易言讲了一遍,如果是详细讲的话,恐怕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那为何作为传承之物的转轮珠,会对我产生反应?”

易言接着问到,也没有藏着掖着。想必对方也知道自己跟转轮珠产生反应的事实,不然也不会派觉明和尚下山来寻自己。

了海端起茶杯,再次饮了一小口,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易言,笑而不语。

“先说好,要让我做和尚,一切免谈,大不了这转轮珠我不要了,还给你们。”

易言脸色微变,从自己的口袋里,取出转轮珠,放在了桌子上。

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放着大好的年华不要,跑到这深山中做和尚,脑子有病还差不多。

想到这里,却见对面的了海眼中精光连连,似乎可以看穿自己的心思一般。

易言赶忙收束思想,不管是与不是,小心为上。

“其实,一开始就是打算让师叔将你绑回山上,借机剃度的。

不过,后来师叔传信于我,说你向佛之心甚是惨淡,不是佛教信徒,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现在看来,施主还是颇具慧根的。”

“别别别,大师说笑了,岂敢在大师面前妄谈佛法慧根。”

一听这话,易言连连摆手,敬谢不免。

玛德,这哪里是出家人,简直就是土匪,强盗,要不是自己实力还行,恐怕已经成为其中一个撞钟的小沙弥了。

想想就有些害怕。

“大师还没有告诉我,这转轮珠,究竟有何大秘,之前找我的那个觉明大师,可是跟我说过的。”

易言有些好奇地盯着了海,却见了海淡淡一笑:“师叔最是玩闹,至于所谓的大秘,不过就是转轮珠选择传承者的方式。

而且可以让传承者成为最虔诚的佛教信徒,仅此而已。”

我去,这特么不就是强制传销吗?佛教这么危险?

看到易言脸上阴晴不定,了海笑着说道:“施主何必做此姿态,现在看来,施主不是好好的吗?想必施主身上定然有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吧。”

易言没有搭话,而是陷入沉思,了海也不急,就这么一边呡着茶水,一边等着他思考完毕。

几分钟后,易言回神,略带歉意地说道:“既然大师没有其他要说的,我就想告辞了。”

说完,直接起身,冲着了海行了个佛礼,朝着禅房外走去。

刚刚走到门口,一道破空声从身后传来,易言一个转身,飞来之物已经被其抓在手中。正是他之前放在桌上的转轮珠。

“这是?”

“此珠既然跟施主有缘,便赠与施主,结一个善缘。”

了海同样站起身,双手合十,轻声说道。

易言眉头微皱,有些拿不定主意。

老实说,他一开始还是想要留下这转轮珠的,毕竟跟寄灵者有关。

但是听了对方的话,有感觉这转轮珠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自己给渡进了空门。

“既为传承之物,我又怎能将此物据为己有,大师好意,我心领了。告辞——”

易言右手一挥,转轮珠再次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