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猞猁崽子(1 / 3)

加入书签

这要放到十几、二十年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大雨天跑出去一上午,到吃午饭的时候还没回家,家里大人不着急才怪呢?

可李如海没回来吃饺子,金小梅却一点都不着急。作为大娘的王美兰倒是问了一句,但金小梅把捏紧口的饺子往高粱杆扎成的盖帘上一摆,随即一摆手道:“不用管他,他丢不了。”

他妈都这么说了,王美兰还能说啥,只能继续烧水煮饺子,等着赵军和张援民回来吃。至于李如海么,他要是回来了,就跟着大伙一起吃。要是不回来,就算了。

永安小学和幼儿园离着屯子很近,赵军、张援民紧赶慢赶地,在赵虹她们下课前之赶到。

二人把四个饭盒分别给了四个丫头,又顶风冒雨急匆匆地往回返。

进到屋里,四人坐在炕上吃饺子,张援民吃完问赵军道:“兄弟,明天咱上山不?”

“上!”赵军不假思索地答道。

下雨之后,猎物不但会在地面上留下脚印,还会留下气味。这样一来,就连低头香的猎狗都能有所作为。

所以在打响叶子的季节,秋雨过后是打狗围的最好时机。

赵军家的几条头狗,香头都不错,但他还是锻炼一下猎狗们雨后的打围能力。

其实,赵军家里现在这帮狗,老狗的活都不错。但自白龙以下,包括小花、青龙、黑龙在内,都嫩了一些。

而猎狗,就是锻炼。

老人们总这么说,抓过一百头野猪的狗,叫猎狗。只抓过一头野猪的狗,那也叫猎狗。

但笨想都知道,论本事,那肯定是抓猪越多越厉害。

这就是经验。

按打围行里的话说,狗见仗越多,就越会干活。

当然了,这里面不包括黑虎,这厮属于怪才,就连赵军现在都摸不清它的路子。

等吃完了饭,外面的雨也停了。眼看天边放晴,一道彩虹横跨两山。

喝完饺子汤的张援民把碗放下,跟赵军他们告辞,便端着个小盆往门外走去。

这小盆里,装的是熬好的肉皮汤。这个熬好以后,得放在阴凉的地方等其冷却凝固,然后再切成小块。

这个不能存放太久,于是王美兰就打算熬好以后,给这几家都送一些,大家伙分着吃。

但既然张援民都来了,就让他端回去一小盆,自己凝冻去吧。

张援民往外走,赵军给他送到门口,张援民忽然转身对赵军说:“兄弟,我爹早年间游历东三省……”

“啥玩意?”张援民话还没说完,赵军就忍不住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张援民,并惊讶地问道:“大哥你慢点说,你家我大爷干什么了?”

“啊,哈哈……”被赵军打断,张援民先是一愣,随即笑道:“游历,就是旅游、历练去了。”

赵军眨眨眼睛,就没再说什么了。张援民他爸张大脑袋,为什么号称是永安屯一代奇人呢?

就是因为这老小子搁外头转悠好几年,结果回家的时候,兜里分儿逼没有,然后搁屯子里还贼能吹。

当时屯子人就传言,有人说张大脑袋是让人给骗了。而此时听张援民这么说,被他忽悠住的赵军,只想着难怪那张大爷没攒下钱呢,原来是一边打工,一边旅游花了。

张援民也怕赵军细问,就直接把话题转回来,说:“我爹在大兴安岭的时候,那边人有整那个大金凋。还有岭南吉林那一撇子,说是有个屯儿,家家户户的全特么养老鹰。”

他这些话,给赵军听得直皱眉头,赵军问道:“大哥,你说这些干啥呀?这跟咱们也没关系呀?”

养鹰人的事,赵军哪能没听说过?他们这里有时候也能看着鹰,但却没有养鹰的。

这是因为,在林区养鹰没有用。漫山大林子,鹰飞起来往下观望时,有林木阻挡,它什么都看不见。抓个小猎物倒是可能,但就是怕它找不着主人。

所以,在林区养鹰,一放就丢。要养鹰的话,还得在甸子边儿上。

可这时,张援民凑到赵军身旁,低声道:“兄弟,我听我爹说,岭南那帮养鹰的,给老鹰抓回来以后啊,都熬它。”

“啊!”张援民如此一说,赵军就明白了。张援民是想让自己像熬鹰一样,不给吃、不给喝、成天成宿不睡觉,以此熬豺来将其训化。

这提议倒是有几分可行性,赵军点头应下,目送张援民离去。

等赵军回到屋里时,王美兰和金小梅在收拾灶台。赵军刚上炕躺下,就听外面传来几声狗叫,紧接着是李如海的声音。

“大哥!大哥!”

赵军翻身坐了起来,他顺着窗户往外头一看,只见李如海被浇得跟落汤鸡一样,从院门口进来,一路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