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章 巴达维亚新政(七)(2 / 2)
围攻马六甲,是一道大菜。现在客人还未来齐,自然不急着开饭。
这两个月的时间,巴达维亚的市民们也开始逐渐适应了大顺带来的种种改变。
有好的,也有坏的。
这是一座依靠中转和对外贸易而繁华的城市,一旦离开了中转和对外贸易,萧条是肉眼可见的。
城中,依旧是华人社区中,和上一次不同,这一次是德国人史瓦兹请他的朋友孙涛吃饭。
德国人的烹饪水平乏善可陈,但客人不会去吐槽主人的手艺。
今天史瓦兹请孙涛吃饭,一个是终于安定下来了、稳定下来了,他们这些欧洲人的命运也定下来了。是以,特意感谢感谢当日乱局中,好朋友孙涛给他家门口挂了一块绸布来保护他的善举。
二来,便是他这个木匠,也找到了新的工作,决心留在巴达维亚继续谋生。
没有了历史上的红溪惨案,隐藏的内心的恶魔终于没有释放出来,两个好朋友坐在一起喝着酒,谈起来这两个月椰城的改变。
孙涛先是端起酒,和史瓦兹碰了一下,祝贺他找到了新工作。
“我早就说,有门正经手艺,哪里都饿不着。你这木匠活做得好,在哪都吃得开。荷兰人在这的时候,需要木匠。天朝在这,也需要木匠啊。所以说啊,我准备把我孩子送你那去,当木匠学徒。学一门正经手艺,总不会饿死。”
史瓦兹也很高兴,又有之前送红绸布的恩情,连忙答应下来。
本来一开始他对华人暴动惴惴不安,因为以新教徒的思维,很可能对他们这些欧洲人进行屠杀。
天主教,在这种事上,虽也很烂,但比新教强不是一点半点。天主教的拉美,一堆混血儿;新教的北美,印第安人基本死绝了。
史瓦兹想过自己可能被杀,但没想到随着大顺在椰城站稳了脚跟,两个月来并未下达屠杀令。
反而,因为大量的军舰聚集,他凭着自己的木匠手艺,在修船厂找到了新的工作,月薪和以前相比差不多。
而且,椰子城的物价即便经历过战火,依旧十分的稳定。略让此时很多人有些不解的,便是取消了各种古怪的包税之后,鱼米虾蟹肉的价格,并没有显著下降,而是维持在一个和之前差不多的价格,波动不大,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取消包税之后价格骤降的场景。
大顺这边的政策,基本算是一视同仁。并没有之前那种分而治之的政策,有人交人头税、有人不交。倒不是大顺这边多好心,而是因为大顺这边庞大的潜在移民基数,根本不需要搞这种分化、挑唆矛盾的统治术。
史瓦兹这个德国人,之前不需要缴纳人头税、现在还不需要缴纳人头税。赚的钱和以前差不多、物价也以前差不多、工作也以前几乎一样。
在他眼里,除了巴达维亚改了个名字外,似乎和从前并没有什么区别。
答应了孙涛让其儿子做木匠学徒的请求后,孙涛又提了一个希望,这就显得和之前还是有区别了。
“我还有个开旅馆的朋友,他也希望能让儿子学个木匠手艺。你能不能一块带着,过几日便叫他来拜师。”
这个要求让史瓦兹感到非常奇怪,虽然都是椰城中的中下层,但即便是中下层那也分个三六九等。
开旅馆的,比起当木匠的,还是要高那么一些的。而且之前还叫巴达维亚的时候,往来的商人极多,开旅馆的小日子过得非常不错。
“当木匠学徒可不是什么好事啊。挺累的。好好的旅馆不开了,怎么要来学木匠?”
孙涛摇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这几日旅馆的日子其实还好,朝廷的军爷们、水手们发了饷,你也知道,城中的旅馆一般也做那种皮肉生意,水手和当兵的一个个素的久了,又发了响,如何不花?如今城中有皇子、侯爵,当兵的也不敢不给钱。”
“但是,日后怎么说呢?谁知道以后还没有商人常来?开旅馆的、饭馆的,现在都愁日后的生活呢。”
“你知道城中前一阵统计了一下,若是暂时没工作的、生活因着打仗受影响的,可以去申领救济米。我那朋友暂时倒是不用,可要是一直干旅馆,只怕日后也得靠领救济米生活了。将来发不发,还是两码事呢。”
“这不是之前甲必丹的土地,正在拍卖。城中唐人有愿意种地的,也可以买城市周边的土地,本息十年还清即可。我那朋友之前积攒了些钱,也想买一些,但买的人太多,他买了一块,再多就轮不到了。家里儿女不少,那块地虽不大,但就在城边,若一家人用也不愁吃用。但儿女即多了,将来分家,怕就不够了。”
“是以他看着你们这些手艺人,怎么都有饭吃,便想着让儿子学门手艺。”
“想着朝廷军舰日多,修船的木匠手艺,以后肯定用得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