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 绞肉机。(1 / 3)

加入书签

“凯尔·多弗等人被李云龙派人抓捕回国审判。”

听到这个消息,富兰克林再次差一点直接站起来,可惜,奇迹没有发生,甚至还差点摔倒,得亏身边的私人医生及时护住。

“他们怎么敢!”

总统先生显然难以置信。

这十七人,在美利坚国内都是着名人士,尤其是凯尔·多弗,是全美前百的富豪,家族势力遍布商界,政界,影响力庞大。

居然有人敢抓他?

除了德国人。

“确定是他们?”

总统先生到现在依旧不信。

击沉潜艇,对方做了遮掩,这还能说是意外,而且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询问是否有潜艇,显然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他们也无法直接翻脸。

但直接抓人,甚至还自报家门,怎么敢!

“确定。”

秘书回答:

“为首的是魏大勇,独立团的一个特种小队队长。”

随着部队的强大,在国际上登场,和尚也多次出现在报纸中,自然被各方情报部门关注,普通人不认识,但军方绝对认识。

“召见他们大使。”

总统先生语气不善。

“对了。”

秘书走之前,总统先生问道:

“回来多少技术人员?”

对方缺乏人才,技术工人,技术工程师之类的基层人才,非常缺乏,缺口甚至达到了百万以上,技术工人就别提了,五百万以上。

技术工人还能培养,天赋好的,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半年、一年就能上手,难一点的工种,只要舍得花钱培养,用废品去磨,有经验的师傅教导,断则一年,长泽两三年,总能培养出一批。

但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集合,需要系统的教育,最少五年到十年,甚至更久。

只要对方无法招募到足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建设速度就会慢很多。

“大约三分之二。”

秘书回答:

“近期前线需求大增,我们也新开了一批工厂,对技术人员需求提升,所以有很多国外技术人员过来。”

随着底吹氧气炼钢技术,钢材等原材料的解决,大放水,资金问题解决,前线数千万部队以及后勤人员作战,需求暴增,自然美利坚工厂再次开始扩容。

不得不说,哪怕工资只有一半甚至更低,但论对国外技术人员的吸引力,依旧是这个所谓的‘自由’国度更强,大量原本在根据地工作的技术人员选择回美利坚。

“他们没有阻拦?”

富兰克林有些意外。

“没有。”

秘书回答。

······

华盛顿。

一辆美式防弹轿车行驶在公路上,一路向着白宫驶去。

后排的豪华座椅上,是一位头戴圆帽,身着宽松唐装的华人——驻美大使。而且是一位上任不久的新大使,

“是总统要见我们么?”

此时,这位大使语气澹定,表情微笑。

“对。”

一旁的秘书兼任保镖回答。

“哈哈···”

取下帽子,露出一头黑白相间的短发,摸了摸后脑勺,这位大使突然低声一笑。

笑容中满是感慨。

“您笑什么?”

年轻的卫兵和秘书对这位大使非常尊敬。

“感慨变化真大啊。”

大使笑着回应。

作为上个世纪出生的人,他见证了祖国最混乱的半个世纪。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辛丑条约,北洋集团,复辟称帝,欧战风云,北伐战争,以及还未完结抗日战争。

而作为外交人员,参加过上次欧洲的谈判,他所经历的,也是祖国这些年的缩影。

无尽的屈辱。

他还记得,欧战胜利之后的谈判,他兴致勃勃的和那群人一起去谈判,想要一洗过去的屈辱,但最后才发现,什么战胜国,只是个谈判桌上的货物罢了,被人分来分去,哪怕喊破喉咙,也没有任何人理会。

宛如无能狂怒。

十数万劳工,数万人埋骨他乡,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任人宰割结果。

何等的可悲。

但现在。

他重新带上帽子,正了正胸前的节抠,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美国老想闹事。

想截胡鬼子。

这要是以前,列强想欺负自己这边,何其简单,而自己别说反抗,甚至连抗议都没有资格,他们去抗议,人家都不搭理。

大使说不见就不见。

但现在。

他们直接击沉了美国老三艘潜艇,抓捕了十七个曾经和日本人做生意的商人,其中有不少还是有深厚背景的着名人士,领头的甚至有军方背景。

但那又如何?

汽车停下,大使大步迈走进白宫。

腰背笔直,步伐有力。

······

“贵国为何抓捕我国商人?”

“立刻放人。”

“并对此时做出公开道歉。”

“否则贵国将为此事付出代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