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院外围满了人(1 / 2)
“把你的推荐信拿给我看看。”朱行将眼镜重新带上。
李军不敢耽搁,从自己的里衣兜里拿出来,叠得整整齐齐的推荐信递过去。
朱行从头至尾一个字都不落的读完了,又看到他们村长的签名,还有属于他们村的印章,放心了下来。
即便都是好事,但如果是李军自己过来没有推荐信,他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只能向上级反应,再由他向下级传达,但是现在有了村干部的支持,他就可以放心了。
“我们可以以收购的形式,你将准备好的成品送到这里来就可以!”朱行收起眼镜,面含笑意的看着李军。
这个年轻人看着踏实稳重,一副憨厚的模样。
李军听了之后,急忙做欣喜的样子,站起身来连连鞠躬感谢,可能是想要同对方握手,但是想了想,刚伸出去的手又要收回来。
朱行怎么能不知道面前这年轻人的心思呢?主动向前伸出一只手,在对方诧异的目光下握住了。
他也是从基层干上来的,自然知道作为农村人心中的考量,可能是觉得身份地位不同,不敢与他伸手罢了。
“朱同志,活鱼和鱼干你们收不收?也是我们村河里的,干净卫生,肉质鲜美,精神足!”李军可没有忘记自己一院子的鱼干和自己织的渔网。
“哦?”朱行越来越感兴趣了,这村子还真是厉害啊!有山货不说,这鱼可是难抓,如果想要送到他们这里来售卖的话,肯定要有一定量啊。
“放心,鱼和鱼干的量都足够,我带了一些在外面的驴车上,朱同志可以先看看。”
朱行也没有什么拘束,直接出门和李军走到驴车跟前。
掀起塑料布,里面的鱼还在游,一旁的编织袋里的鱼干也是处理好内脏,晒的很好,颜色金黄。
“行,今天这些就可以留下!”朱行找来供销社的其他工作人员,准备好容具装鱼,活鱼可以用清水养着,能够保持一段时间,至于鱼干只要不放在潮湿的地方也可以保存很久。
况且城里现在也没有专门卖鱼的,有些卖鱼的车也不是经常来,过年过节才会有过来的时候,这样也可以给供销社增加一些收入。
所以朱行是不愁到时候卖不出去!
今天带的鱼依旧是鲤鱼居多,一百四十斤,然后是鲫鱼,三十三斤半,只有两条鲶鱼了,称过后一共才七斤三两,李军给的价格和给纺织厂的一样,让朱行非常高兴,比自己的心理预期还要少很多,这样利润空间也就大了许多。
今天带的是鲜蘑菇,一块二一斤,如果是干蘑菇的话就是三元一斤,毕竟干蘑菇是用更多的鲜蘑菇晾干成的。
这次的鲜蘑菇李军也是没少采,还剩二十二斤三两。
“一共是一百三十六块六,其他山货来了你直接送来。”朱行的算盘的的飞快,很快就的出数字。
“行,要是有什么想要的,或者货不够了,你可以打我们村长家的电话,我就来给你送!”李军接过钱,将电话号码写下来交个对方。
“可以,这样就方便多了,李同志路上小心!”朱行带着其他几个同志送李军出了供销社的大院。
顺便拐到供销社买了一杆秤和纸笔,不过中午就已经到家了,结果门口已经开始排起长队,但是更多的人站在门口观望。
廖轻轻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刚开始只来两三个人,本着礼貌要叫对方进院里喝茶,对方不肯进来,后来人陆陆续续来越多,廖轻轻也不好意思进屋,将人都扔在外面,只能带着漫漫也在院子里。
“李军回来了!”“李二收蘑菇嘞?”“这是又去县城赚钱了吧!”
门口的人众说纷纭,李军笑着点头,没说什么,只是叫大家让个地方出来,叫自己的驴车进去。
这也是他没有考虑清楚,走之前应该交代轻轻几句,现在的太阳这么大,还叫她带着孩子在院子里受罪。
廖轻轻看到李军回来之后,只觉得心上的石头落下来,主心骨回来了!
告诉院子外的人稍等片刻。
李军扶着廖轻轻带着慢慢先进了东屋,拿出饼干先给二人垫吧几口,门外都是人,他也不好出去做饭,只能将屋里的炉子就着些炉火,给娘俩做个蛋花汤,上面热了几个青团,昨夜的兔肉热了一下。
自己没在屋里吃,跟廖轻轻又要了些毛票,嘴里咬着一个青团,搬着桌子便在院子里支起来了!
将驴车上的杆秤拿下来,给驴子添完草料。
桌面上放着纸笔,还有一个带盖的小盒子,两巴掌那么大,一直在门口围观的人,见到李军出来了有几个年轻一点的男子,背上背着鼓鼓囊囊一编织袋袋进了院子。
“军哥,你这收山货?”说话的是张志,说起来也算是李军小时候的玩伴了。
“对,收山货,干蘑菇一块二一斤,鲜蘑菇七毛钱一斤,木耳八毛一斤,现收现付。”李军将嘴里的青团咽下去。
又往大门口走了几步,大声喊道:“收山货,干蘑菇一块二,鲜蘑菇七毛,木耳八毛,现收现付!有质量好的先来。”
李军说完还不算,又回到桌子旁边拉了个凳子坐下来,将刚刚大家都在疑惑带盖的小盒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