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易中海中风(1 / 2)
杨厂长既然说了话,那还有什么客气的!
总务处就在厂办公楼,何雨柱出去之后一溜小跑,没过多大会儿工夫就拿回来一瓶浆糊。
之所以没有胶水是因为年代的关系,在60年代初,国家基础建设还属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即便是胶水这种小文具也算点稀罕物,那时候一般人都使用的是浆糊。
这玩意儿成白色的糊状,一扣一大块,实际上用起来非常难搞,而且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何雨柱把浆糊放在了易中海的面前,笑着说道:“一大爷,别闲着了,刚才您老给撕得稀碎,就劳烦赶紧动手吧。”
看着眼前堆着的一大堆碎纸片,易中海简直是欲哭无泪。
刚才撕的时候倒是痛快,恨不得把这些借据撕成粉末才解恨,可现在才知道,这就叫自己拉的自己吃!
在众目睽睽之下,易中海把这些碎片一张张地弄平整,然后眯着双眼一张张地对,简直又可怜又可笑。
尤其在旁边的不光是有杨厂长和保卫科的同志,还有何雨柱和自己那帮徒弟。
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之下,易中海如坐针毡,两只手都开始哆嗦了起来,其负面情绪如同长江大河般澎湃激昂!
杨厂长也没闲着,让大家把那些完整的借据拿过来,都送到了保卫科那几个人的手里。
这些人其中有一个是专门负责技术鉴定的,拿过来易中海工资签收记录和借据就比对了起来。
虽然这人年纪不大,可非常认真负责的态度,手里面拿着一个放大镜,那真是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毫无纰漏。
只可惜不管怎么看,借据和记录的笔迹完全相同,包括上面盖了红指印也是分毫不差。
这位保卫科同志出于谨慎的态度,又用刻刀在这些借据上拨了一点红指印的残余,以证明这个手指印不是人画上去的。
一直忙了将近半个小时,这位保卫科的同志终于站了起来,发表了自己得出的结论。
“我刚才仔细看过这些借据,首先从纸张上来看,其老化程度与借据的日期基本相符,这是第一点。”
“再一个就是签名笔迹的鉴定,我以前是专门学过这个技术的,可以负责任地说,签名的笔画次序和书写习惯完全一致。”
“再一个就是这些手指印,也都是完全由印泥印出来的,手指印的分布大小也和工资记录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我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借据都是真实有效的,借款人是易中海无疑。”
现在的易中海正在哆哆嗦嗦拼剩下那些碎纸,听到这些话,手颤抖地简直拿不住纸片,两行老泪顺着脸流了下来!
“冤枉,这真是天大的冤枉!”易中海声嘶力竭地喊道,“天地良心,我确实收了徒弟们不少的烟酒,但真没写过借据啊!”
“这么多的钱让我怎么还,没做过的事让我怎么认!这些借据都是假的,你们为什么联合起来害我!”
正当易中海玩命喊冤的时候,却听到桌子被人猛地一拍,竟然是杨厂长动了真怒!
“易中海!现在人证物证俱在,到了这种时候你居然还死不承认!难道说保卫科和我也一起联合起来坑你吗!”
从来没有人见过杨厂长发这么大火,这可是万人大企业的成长,这可是在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的60年代!
这时候的厂长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手里面那真是有权利和资源的!
易中海再怎么是个技术大拿,也无非是一个基层工人而已,和杨厂长那身份地位真是犹如天壤之别。
见到这位大厂长都发了火,易中海立马就像是针扎的猪尿泡一样瘪了下去。
“我先不说这些借据真假,你刚才亲口承认拿了徒弟们的烟酒对吧?”杨厂长冷冷的逼问道。
“今天你既然不想说,那就不要再说话了!钳工班的同志们都在,今天就来个畅所欲言,把想说的心里话都说出来!”
“小刘,小刘!”
杨厂长大声地喊着,很快会议室跑进了一个年轻人,正是厂长的秘书小刘。
这个人是个大学生毕业,有一手速记的好本事。在当年会议记录可没什么录音机,即便是轧钢厂也是用速记这种方式。
“现在让钳工班的师傅们按照次序发言,每个人把这些年的怨气都说出来,给过多少烟酒,平时受到过什么不公正的待遇,都可以说!”
小刘二话不说,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记录本和钢笔,摆出了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赵铁实际上早就憋不住了,没想到今天事情办得这么顺利,连保卫科的人都说借据是真的了,这可以说是板上钉了棺材钉啊!
到了现在,那可是有仇的报仇,有怨的抱怨,再也不能留着这个老家伙肆意妄为了!
“我先发言,给大家伙儿打个样!”
赵铁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尊重老师傅是应该的,给传授技术的师傅买烟买酒,我也从来不吝啬。”
“可甭管什么事情也得有个限度啊,易中海是我师傅不假,可这些年每个月都得买好烟好酒,可是要花好几块啊!”
“我的工资奖金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