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绝望的陆舜(1 / 2)
当日夜里。
巍州边境的一处军帐之内,简易的长案上摆放着一封血书,被毛笔给钉在了长案之上。
血书最上方的中间位置,赫然写着三个大字。
乞骸骨!
“大帅,大帅!”
呼唤声在军帐外接连响起。
跟随公孙皓多年的将士们三五成群的拥簇到了军帐之外。
他们都看到了白日里公孙皓那铁青的脸色,也能察觉到公孙皓胸膛之下压着的那份悲凉。
等了半晌。
军帐内毫无动静。
一个最靠近军帐的大胡子小将,不禁伸手掀开了军帐的一角。
军帐内。
空无一人。
……
而就在公孙皓请辞离开王朝的这一日,巍州境内,一处其貌不扬的酒楼之中。
隐藏在暗中的德宣帝,让陆舜过来单独与他见了一面。
父子相见,有些尴尬。
尤其是白日里才被海族放回来的陆舜,更是羞愧得不敢在德宣帝面前抬头。
一只空荡荡的袖臂,更是平添了几分凄凉。
外人或许不知道。
陆舜的生母,极其不受德宣帝的待见,且她无权无势,在陆舜少年时便抑郁而死。
至死时,封号也不过是个三品的昭仪。
少年时,陆舜不明白,只以为是容貌并不算出众的母妃在一众嫔妃之间显得有些黯淡,并不讨德宣帝的喜欢。
于是一夜春宵过后,便被永久的遗忘了在了那处偏小的寝殿之中。
可多年以后,当陆舜心里有了女人的影子,他才明白。
他的母亲,只是与那个曾让德宣帝第一次动心过的女子有些神似。
于是这才有了那一夜春宵。
也就有了如今的三皇子陆舜。
可是。
陆舜不敢怪罪德宣帝。
愤怒的情绪,被他隐藏了多年。
他开始仇恨自己的二哥,陆修诚。
他不明白,二哥那般平庸,母妃都能被尊为四大贵妃之首,仅在帝后之后。
他更仇恨自己的大哥,陆桐。
凭什么?他生来就是大皇子,他的生母就是帝后。
心底对母妃的愧疚与埋怨,对德宣帝的怨恨和恐惧。
让他拼了命的追赶陆桐,以及为了满足自己那病态的虚荣心而去打压陆修诚。
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世人都知道德宣帝有八子一女,但世人不知道,在陆舜没有被仇恨激励出天分之前,帝宫之内最为低微的太监都瞧不起他。
所以,他比任何一位皇子都更贪恋那份权势。
“舜儿,你恨父皇吗?”
隔着堆满山珍海味的檀木圆桌,德宣帝率先开口问道。
一出口,便是锥心之言。
陆舜低着头,牙都快要咬碎了。
即便自己也已经踏入九阶,可在德宣帝面前,他总有一股无法摒弃的自卑。
这种自卑,让他无法昂首挺胸,无法与德宣帝谈笑风生。
“舜儿……不敢!”
陆舜低着头回道,身体紧绷着。
话落。
席间一片沉默。
如果这时陆舜抬起头,也许能瞧见德宣帝眼眸中那一闪而过的愧疚。
“坐吧,你我父子,今日,好好的喝几杯。”
德宣帝淡淡的说道。
“是。”
陆舜回道,这才敢入座。
酒醉不醉人?
佳肴美不美味?
陆舜没尝出来。
他竭力表现出一副端庄从容的姿态来,可在德宣帝的眼中却是处处不自然。
也许是因为气氛太过沉默。
陆舜有些绷不住了,不禁出声认错道。
“父皇,这一次,是儿臣引狼入室,害了皇叔,儿臣知罪。这五州之地,儿臣日后定为大明取回来,还望……父皇再给儿臣一次机会。”
话毕。
陆舜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德宣帝今日的态度,便决定了他的余生。
德宣帝望着自己的三子,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或者说。
从头至尾,他们就是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今日。
德宣帝并不想怪罪陆舜,他只想和他谈一谈父子之情,稳定一下大明的未来。
可陆舜谈的却是利益。
这是为什么呢?
德宣帝有些后悔了,后悔当初自己这个儿子,和自己谈父子之情的时候,自己对其置之不理。
德宣帝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举起泛着银光的精美酒杯,有些无奈的望了一眼窗外的那一角虹桥。
半晌之后,德宣帝才缓缓说道。
“舜儿,这五州,是人族的五州。既然你有心夺回。那日后待得大局落定,父皇便承诺你为新一任的镇南候。你也好……继承你皇叔的王侯之位。”
德宣帝的语气平淡,似乎在诉说着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
可他不知道,这番话却如惊雷一般震得陆舜脑袋嗡嗡作响。
这一刻,陆舜浑身泄了气。
瘫软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