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这便是孟婆汤?(1 / 2)
一座奈何桥,像是连接了生与死的世界。
桥那头青山绿水,桥这头白骨累累。
苏青衣正对着这座奈何桥,一幅幅画面在苏青衣眼前浮现出来。
第一副画面。
天穹异变,白昼宛若黑夜,狂风呼啸数百里,千里江山一夜之间白了头。
天穹之上像是出现了一道巨大的漩涡,七彩霞光从中溢出。
有人说,那其实不是漩涡,而是一道门户。
那七彩霞光,是从通往仙界的门户中溢出来的。
那天的异象,从正午一直持续到深夜,许多老一辈的人都记得清清楚楚。
也正是那一夜,隐藏在大明皇城城外山水之间的苏府,传来了婴儿啼哭的声音。
那天的异象究竟为何,世人众说纷谈。
但后来苏家有子,天生三阶,震惊世人。
后来世上便流传了一种说法,说那苏家的小子,是仙人转世投胎,下凡历劫。
不然那日为何天上会裂开一道门户,溢出七彩霞光,有那震天动地的异象呢?
苏府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个说法。
但有人却记在了心中。
直到不久后苏府一夜之间覆灭,世人才惊觉,这可能是个导火索。
苏青衣,姓苏,并不名为青衣。
而知其真名者甚少。
事实上苏青衣自幼爱好穿青衣,青衣只是给自己取的名字罢了。
可能是因为生在苏府,又自幼背负传言,苏家小子爱穿青衣,时常被戏子拿来调侃。
戏子命贱,不少角儿爱穿青衣。
戏子们就爱说呐,不是穿青衣的命贱,是我们命贱罢了。
那时候的苏府,隐藏在大明皇城外的山水之间。
府邸虽不奢华,但却宾客来往众多,强者如林,天材地宝,兵器符篆,古籍术法,应有尽有。
苏青衣自幼被保护得很少,连真名都不为世人所知。
这也让现在的世人多有争议,很多人说苏青衣并不是那个身负异象降世的婴儿。
不然怎么一百多年过去了,还是少年模样。
但苏家只有一子。
至少被世人所知道的只有一子。
所以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苏青衣便是当年的那个婴儿。
但自从苏青衣能记事时起,身边就一直有一个跟自己长得一样的影子。
他是苏青衣唯一的玩伴。
说是玩伴,却也不符其实。
因为影子从不正面和苏青衣一齐露面,始终隐藏在暗中。
以至于有时候苏青衣自己也分不清楚,谁才是那个影子。
苏青衣那时候还不明白什么叫做影子,有时候还会吃那影子的醋,生气的想为何爱穿红衣的娘亲总是带着他出现在人前。
后来影子死了。
那一夜尸山血海,整座大明皇城颤抖不已。
苏青衣忽然从回忆中惊醒过来,呼吸急促。
苏青衣摸了一把自己的脸庞,想要擦汗,却没有汗水,这才反应过来如今的自己不过是一道灵魂体。
苏青衣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这时候苏青衣才忽然明白,原来这不是自己的回忆。
而是他人视角下的自己的人生历程。
否则自己怎么能看到出生那日的异象,又怎么看得到苏府覆灭的场景。
是谁在冥冥之中窥探自己?
是上天?
还是地府?
正当苏青衣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一只苍老如树皮的手搭上了苏青衣的右肩。
刹那间,苏青衣浑身寒毛倒立,一个激灵跳出去数米远,转过身来,只看到身后站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妪。
这老妪可长得真丑啊!
丑得苏青衣不忍直视。
那老妪拄着的拐杖,竟然是一条活生生的青蛇,这青蛇还丝丝的吐着蛇信,看得苏青衣头皮发麻。
老妪看着苏青衣的反应,咧嘴笑了起来。
一口残缺不齐的牙齿,更显得这老妪奇丑无比。
这老妪像是看破了苏青衣心中所想,道。
“你别看老身现在面目丑陋,当年尚在人世的时候也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哩!”
苏青衣心中一惊,急忙俯身道。
“冒犯孟婆前辈了,还望前辈恕罪。”
这老妪像是默认了自己的身份,摆了摆手道。
“不打紧不打紧,老妪也觉得自己面目丑陋,还怕吓坏了你这唇红齿白的少年郎哩。”
苏青衣嘿嘿笑着。
心想这孟婆虽然模样丑陋了些,还是很好说话的嘛。
可哪知道下一个瞬间,孟婆忽然变法术似的拿出了一个褐色的瓷碗来,又拍了拍那青蛇的蛇头,蛇头一阵抖动,吐出约莫半碗的绿色黏液来。
孟婆端起瓷碗,递给苏青衣,道。
“喝罢,年轻人,这便是你们口中的孟婆汤!”
这便是传说中的孟婆汤?
苏青衣差点没有当场吐出来。
望着那半碗绿色黏液,苏青衣强忍住想吐的欲望,道。
“孟婆前辈,我并不是来转世投胎的,这孟婆汤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