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收复土蕃(1 / 2)
在决定出兵攻打土蕃高原的时候,李成就让参谋部制定了多线作战计划。
北线的青塘地区,以大夏的河西军和西域军团为主,总兵力将近二十万。
东部是汉中平原兴元府和蜀中平原的锦官城西进,进攻羌唐地区,然后从羌唐进入土蕃腹地,这一路的军队大约为二十万,东南地区则是以滇南的陆军为主,总规模约十万。
南部是山地营,也就是两万人左右翻越天险进入土蕃腹地。
至于西部的阿里、古格、纳日三国,则是由基多和咔哒尔驻军三万人,带领以基多、迦湿弥罗、咔哒尔、桑伽、拉赫等二十多个国家组成的二十万联军,从山口越境对三国发起进攻。
基多这些国家的军队,虽然战斗力不如大夏士兵。
但好在作战英勇,加上对依附大夏日子过得很好。
是以在大夏发布协战命令之后,二十万大军很快就组建完毕。
沿着西昆仑的诸多山口,分成三路进攻纳日和古格。
纳日和古格长期处于奴隶制度的统治下。
当地的军队都是奴隶军。
战斗力可想而知。
很快就被攻破。
大军快速推进,很快就与阿里有了接触。
这里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大多数也是古格族、象族和土蕃族。
国力总得来说在土蕃高原还算的上是可以。
也就仅次于东部高原的土蕃国,但是也看这种强大跟谁比。
阿里王桑巴洛泽凑了十万军队,与二十万联军在布让地区展开作战。
只是战事一直在失利,没有火器的他们,仅靠战马是无法跟联军对阵的。
就算是骑兵战,阿里也占不到任何的好处。
西方这些国家哪个都不缺好马。更是从小就精通骑兵战术。
又有大夏的战术指导。
会失败才是怪了。
几次下来,阿里被打的退到亚泽一线。
亚泽是阿里南部第一大城,很多时候担负着国都的职责。
二十万联军包围了亚泽,阿里顿时危在旦夕。
只不过阿里距离内陆比较远。
平时和土蕃联系也不多。
有山地营阻断两方交通。
是以土蕃完全不清楚阿里的情况。
武烈和钱峰带着几万人千辛万苦赶到阿里的时候。
这里已经是大夏率领的西域联军的马场了。
三万军队,在二十万大军的打击下,自然是占不到任何优势。
武烈再次被逼回叶念无人区。
阿里随后被攻破亚泽,阿里王桑巴洛泽投降。
大夏的政策随后也赶到西部三国,组织当地的牧民和农奴宣扬大夏政策。
帮助他们快速建立秩序,打通与西域的贸易通道。
从咔哒尔到往这边运输物资,比中原还要方便。
等到西赞多卡到了西土蕃才知道阿里没了。
甚至西部的古格和纳日都没了。
当即吓得他半条命都丢了。
这大夏难道是神仙吗?
怎么隔着他土蕃就能打下阿里等地呢?
西土蕃这边也被山地营搅得一团糟。
还有许多做思想工作的专家。
将那些农奴的反抗意识挑起。
西土蕃这边到处都是反抗的。
当地的农奴都组成了协从军。
帮助大夏的军队进攻西土蕃的贵族。
大夏的军队从逻些衔尾追击,一路追到了拉孜和芒卡。
在四十万大军的夹击之下,土蕃哪还能有挣扎的机会?
谷 几次战争之后,西赞多卡也选择了投降。
军队全部被交出来,那些土蕃贵族也全部束手就擒,将这些贵族全都抓住,等于是控制了土蕃的控制基础,土蕃就算再大的本事也无法翻天了。
大夏这边一路打一路施政,尊重民族习惯、华夏是一家早就传遍高原。
再加上废除掉农奴制度,让土蕃高原最大数量的底层牧民得到解脱,就等于有了群众基础。
后期只要不出大乱子,绝对融合起来没问题。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土蕃高原再次恢复了平静。
只剩下小股的作乱实力,不会掀起太大波浪。
这些作乱势力之中就有武烈和钱峰。
他们从叶念被赶到唐古拉南部,还在那大片的无人区折腾。
只是身边的军队越来越少。
从当初的三万变成五千。
这五千人也快顶不住了。
其他的作乱势力,不外乎都是当初土蕃高原的小贵族。
大夏宣布废除农奴制,等于是动摇了他们的统治基础。
这些小贵族自然是不乐意的,就带着自己的部族反叛。
只是零零散散的形不成规模,最大规模也不过万人。
甚至还有几百人就敢扯旗子造反的。
正好陪着大夏在高原上练兵。
特战山地营相中了这块地方。
希望这些小贵族能撑久一点。
要知道特种作战可不是名刀明枪,大多数都是破袭、突击、斩首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