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发了一笔横财(2 / 2)

加入书签

他们怕是已想到李飞扬那恐怖的战力,这几个壮汉也不得不收起觊觎之心,只好老老实实的低头闪到一边:“我们都听您的!”

狗头山一行终于结束了,大家回到村里面对只有这么两个大银元宝,每个人脸上都多少有些失望,不过总算聊胜于无。

这时候那老神仙和白老太太提议,用这两块大银元宝去市面上买粮食,眼见马上年关将至,也好让全村人吃个饱饭过个年。

李飞扬听到他们这样说,想法自然和他们不谋而合。

可至于派谁去买粮食,这就有些让人犯难了,因为派谁都不是那么太放心,说不定拿上这两个大银元宝就掉头就跑了。

这只是其一,关键是拿这两个大银元宝出门也实在太扎眼,万一让人抢走就完了。

于是老神仙与白老太太一商议,便还是让李飞扬去,这也正是他求之不得!

自打他穿越过来,还没有好好逛逛这大明的街巷,他很爽快的答应了。

不过让他有些恼火的是,必需带二十个后生一块儿和他去。

说白了,老神仙与白老太太还是不放心他!

明面上说是帮他运粮食,暗地里还怕他拿上所有的银子跑了。

第二天,他便带上这二十个后手一起出发,临行之前还把这两个大元宝用石头砸碎砸成碎块也好携带,上秤压了压大概将近五百多两。

五百多两银子能够买多少粮食,李飞扬也不是太清楚,心想还是带上一些人,比较方便,至少他们知道应该在那买粮食。

他以为的县城,应当是街巷纵横,人潮拥挤,衔市繁华,可真来到这县城后,实在和他的想象大不一样。

大清早,一干人等便在城门口等候排队入城,守门的官兵慢条斯理的检查着每一个人,全然不顾排着长长的队伍。

就在快轮到李飞扬时,同来的几个同伴赶紧提醒李飞扬,“快把银子藏起来藏到裤裆里,要是让那些守门士兵发现了,一定全部没收一分银子也别想拿回来,说不定还得送命。”

李飞扬一听这话有些诧异,忙问:“这些银子是咱们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那几个人跺着脚对他说道:“哎呀,我说少英雄,你简直就是深山老林里面抓出来的,根本不知道行市,那些大头兵还管你这些,你只管做就行了,真要是被他们收了,就怕咱们这些人的命都保不住。”

眼见这些人脸上惊恐的神色,看他们的神情那是真怕,李飞扬只好照做。

五百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沉得很,真要全放进裤裆也怪难受的,沉甸甸的也实在让人难受。

其实他也不想一下全带上,可这两个大银元宝一经拿在他手上就成了烫手的山芋。

不全带上吧,剩下的交给谁?

不光歹人村的村民们信不过他,他也同样信不过别人,即便交给小翠,说不定等他一走,会有人抢她。

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全带上的好。

县城十分破败荒凉,城头上的草都长得老高了,也没人理。

城墙裂了好几道缝,城头上兵丁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烤火,有的聊天儿,有的抽旱烟,身上的衣甲也早已破烂不堪。

城门处还不断有一车一车的死人推出来,原来崇祯末年,饥荒与疾病横行,北方地区已经民生凋敝,死人也是家常便饭的事。

好在那几个兵丁只是懒懒看了李飞扬一眼,就放行了,并没动手去查,真要去查,五百两银子就在宽大的烂棉袍下吊着,随时都能发现。

这得益于李飞扬临来时特意找了身破得不能再破的烂袍子,只是为了不那么引人注目。

进了县城,就见街道荒凉,百业不振,偶有几个行人也只匆匆而过,狂风漫卷黄沙从街道上刮过,哪里有半点繁华的景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