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得偿所愿(1 / 3)

加入书签

“皇上,微臣还查到,近段时间来,可都是三皇子在悉心照顾大皇子他们一家子呢!

太医院会诊后得出结论:大皇子的臆疯之症,已是大有好转,虽说还不能和正常人一样,但至少也恢复了十之七八、可以生活自理了!

老奴还听说,大皇子之所以恢复的这么好,主要可是经常服用三皇子夫妇为他熬制的汤羹。而那个汤羹,就是雪莲羹!唉~可惜…,臣听说,那几味汤羹的配方,可都是源自药王谷呢,太医院那帮老家伙们,自从在三皇子处得到那几味汤羹配方后,一个个的如获珍宝般,全都集体闭门研究去了。

听说,太医们人人都在夸那汤羹就是妙不可言的、世上罕见而又千金难求的珍稀药方呢!

那臣不得不说:三皇子,可真得称得上宅心仁厚又忠义宽宏啊!

皇上,这次、您!可是真的误会和冤屈三皇子他们夫妇了!”

御书房内,大内侍卫总管高琼,正在苦口婆心而又颇为动容的劝解赵光义。

“药王谷?”赵光义略带疑惑问着;

“皇上,您还记得三皇子在十数年前,前去许昌为他五姐送亲那次、他被神秘紫金色面具人劫持的事吗?就是那次,他机缘巧合,偶遇药王谷的人出手相救,并见他受惊吓过度,药王谷中人便赠送他几副调理身息与安养神魂的汤羹。就是现在三皇子手中的这几份,说起来,这还是三皇子他福泽深厚,拥有大机缘、大造化呀!”

高琼亦悉心给赵光义解释着

“原来如此呀。那次我当然记得,还令你亲自率领紫衣卫他们一同前去寻找他和追杀那紫金色面具人,可惜,一直无果。

就在我伤心的以为,侃儿他已是遭遇不幸时,他却是自己找了回来,问他发生了什么、遭遇了什么,可他却就是什么也不说。并且,从那以后,我就发现他性情大变,与以往的那个活泼好动的侃儿,判若两人。总是那么的沉默和冷静,我都怀疑,他究竟还是不是我的侃儿了。

现在想想,定是他失踪的近半年的时间里,发生过令他刻骨铭心而难以磨灭和释怀的事了,唉,也是我这些年过于执迷~…。算了,终究还是我亏欠侃儿太多,而僖儿则是祸起萧墙、咎由自取!唉,不说了,老伙计,拟诏吧!”

“是,皇上:”闻言,高琼暗自舒展了一口气,面部的表情,明显轻松了许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赵元僖,性情偏颇,不惜天地隆恩眷顾和无视皇家为民爱民之责;不懂修心养性和体恤民心民情,禁铁禁武政令失察之责,已是伤及民生民俗之根本,本是法理难逃、罪不容恕!但念其初心本善,又深悟而诚颁罪己诏,特别是过于律己而染患焦心损神之重症,不幸英年离世,故:免去责罚,亦同时,贬为庶人,剥夺一切皇家恩泽!谨以,昭告天下,王子犯法,亦与民同罪!皇心昭昭,天地日月可鉴!

此番皇恩浩荡,特免去民间一年的官家税赋,谨以抚我民心,安我泱泱万千子民,同慰同享大宋恒古天下!钦此!!!”

原太子府内,内侍太监正在宣召:

“庶子赵元僖,居心叵测,暗藏祸心,多行不善为恶之举,本罪当诛,念其已应果伏厄、死于非命,故不在追究!其嫡亲遗孀,贬黜出京都,永不得再踏入半步,念其平日贤良淑德,并无大过,特赏白银千两,准带本府心腹丫眷和家奴,另寻偏壤之处安身立命,颐养天年!责令,立即执行!钦此~”

“奴家,谢主隆恩!”

院落内,一身素装的李婉凝,戚戚然的跪拜着,接过了圣旨,未等宣旨的内侍太监走远,悲伤过度的她,便又昏厥了过去,惹得那名太监,亦忍不住摇头叹息着…。

张氏房间内,几名宫中内侍,手脚利索的将一根白麻布制成的丈长布带,绕过房梁结成了吊带环,宣旨太监则是面无表情的对张氏说道:

“张良娣,皇上说了,你腹中胎儿,因母之故,实为孽种,还是不要来到这个世上替母赎罪为好!请吧,该上路了!”

“哈哈哈~!瞎了你们的狗眼,难到你们都看不出来?那个郭书妍她不是人~,她会妖术。她会迷惑人,不,她不是人,她是个魔鬼哪~!总有一天,她会把你们全都杀光的,哈哈哈…。”原本还呆滞木讷的张氏,突然复又面目狰狞而凶巴巴的对着众宫侍们疯狂叫嚷着。

“快,大家一起动手,送她上路!”

见她发狂,宣旨太监忙下令着,众宫侍们七手八脚的齐动手,将那张氏控制着悬空、将她脖颈套挂在吊带环内。

眼见那张氏,胡乱的登了一阵腿后,再度抽搐了几下,便彻底不动了!

“皇家有令,将这张氏尸身,随便拖到城郊后山掩埋就行。”

宣旨太监再次下了令…。

漫漫离京的官道中,赵元僖遗孀李婉凝等一行人,正凄然坐在几辆马车慢悠悠的、茫然不知所去行进着。

忽然一阵马蹄声,从后面追了上来。烟尘散尽,却是三皇子赵元侃率领着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官衙,急促的追赶并立马截住了她们一行人!

“呵呵,怎么三皇子殿下,您已经大获全胜了。此刻您兴师劳众的,是为了送我这个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