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父子(2 / 3)

加入书签

她回来了,让她处置你。”

李庆云说完后小翠立马变得满脸笑意,仰着头说道:

“姑姑在的时候对我可好了,才不会处置我,我还要跟她告状,说你欺负我。”

李庆云听完也不恼,反而是一脸笑意调侃道:“那“小翠大人”能否先帮在下准备点饭菜,实在饿的受不了。”

小翠冲李庆云吐了吐舌头,连忙跑去厨房,准备饭菜。

武德殿并没有太严厉的尊卑之分,因为李庆云九岁的时候才跟父亲进的皇宫,父亲当了九五之尊,两年后母亲失踪,之后只有老梅和小翠一直陪着自己。

小时候娘亲还在身边,李庆云非常不喜欢这个娘亲突然带回来的女孩,看着土里土气的,名字还叫小翠,更土!关键她还总是对着他微微的笑。

所以李庆云经常欺负她,时不时掐她一下,打她一下,疼的她眼泪打转也不会反抗,有一次玩闹时直接打了她一巴掌,还一把推她摔到地上,她默默站起来,只是不知该捂脸还是捂屁股,窘迫的模样看的李庆云哈哈大笑。

不巧这一幕被路过娘亲看到,然后他第一次看到娘亲发那么大的火。

娘亲随手拿起一旁的藤条便狠狠抽他的掌心,抽的他双手通红,痛的满头大汗,满脸的眼泪鼻涕,还是嘴犟着不肯认错。

这时小翠单薄的身影上前挡在自己和娘亲中间,刚才的巴掌印依稀还在她脸上,但小翠却对着娘亲说道:

“姑姑,我一点也不疼,我和云弟弟闹着玩的,姑姑不要打他了,要打就打我吧,弟弟还小。”

后来李庆云哭着认了错,小翠红着眼眶摸着他的头说道:

“弟弟不哭啊,手一会就不疼了,姐姐不会怪你的,弟弟乖啊。”

随即年幼的李庆云一把扑到小翠怀里,嚎啕大哭,只是不知道是手疼还是内心愧疚。

但是从那天起,他心里有了一个叫姐姐的人,小翠。即使后来娘亲无故离去,小翠也改口叫了他“殿下”,但他心里依旧当她是自己最亲近之人!

幼时顽劣,不懂善恶,喜欺良善之人。后近善知恶,亲善则善。

吃过饭后李庆云坐在院子里,和老梅两人下起了围棋,两人眼神犀利,落子无悔,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小翠也坐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正在这时吴王来了武德殿。

老梅和小翠连忙站起身准备行礼,被吴王摆手制止,示意不用多礼,吴王瞅了一眼棋盘,便不想再看第二眼。

“两个臭棋篓子,还下的如此专注,真是没眼看。”

吴王微笑着问道:“皇弟休息的如何“

李庆云回道:“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只是现在心神疲惫,下棋果然耗费心力!”

吴王一脸无奈道:“那就改日在下,跟我走,父皇要见你。”

随即兄弟两人并肩走出武德殿向渭阳殿走去,身后并无随从,二人都不是喜欢讲排场的人,兄弟俩在这一点上倒是默契一致。

天武六年起

一日一朝改成了隔日一朝,今日并无朝会,李政还是在渭阳殿批阅奏折。

李政不光能带兵打仗,更是一位勤勉的君王,知人善任,体察民情,天下皆知大魏有这么一位“明君”,所以他即位九年里,不光抵挡了西夏一次次的侵犯,还让当初那个摇摇欲坠的大魏逐步重回正轨。

兄弟二人赏着宫里雨后的景色,一路闲聊着来到了渭阳殿门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太监进去通报后,皇帝宣魏王进殿,吴王殿外等候。

听到李庆云的脚步声站定后,李政仍然低头看着奏折,父子二人,一个坐着,一个站着,气氛一时沉默。

片刻后,李政放下奏折,挑眉看了一眼李庆云说道:“怎么?出宫两年一点规矩也没有了,还得朕先问候问候你。”

李庆云扭头看向别处,一言不发。

李政:“不想叫我父皇,连声爹也不叫?”

这次李政用上了“我”,语气也变得柔和。

李庆云终于抬起头望向李政,看着虽不显老态,但头上已有了些许银发的父亲,张了张嘴,还是叫了声:

“爹”

李政挑了挑眉,微微点了点头,嘴角还是抑制不住的动了动。

父子间,彼此最为熟悉,却又好像隔着山河湖泊。年幼时无法理解山之厚重,成年后才时常感到自身渺小。

“最近朝堂上,群臣刚向朕提了立储之事,这时你便回来了,你有意大位?”

李庆云:“无意,我是收到了一封信,信上说大魏恐有巨变,至于信是何人所写,我并不知晓。”

李政沉思了一会,开口道:“看来你的行踪,一直都是透明的,这宫里似乎也没那么干净。”

李庆云不语

随即李政笑道:“你不会真以为在我这偷了腰牌,就能偷溜出宫,然后出城吧”

李庆云闻言,眼神中阴郁少了些,自嘲多了些,缓缓开口道:

“出京都时,我便感觉到了,在这两年里也经常能感觉到,暗处有眼睛盯着我。”

李政:“还行,不算太笨,你在外面这两年,在你身边,大魏和西夏都没少死人,里面还有几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