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杨家祸乱(1 / 2)

加入书签

“和程尊长一道从赣南回来的人禀告,他们看到了杨勇。”

“杨勇?”

接连两个爆炸性的消息,江保宁已经习惯性的用手指去扣自己眉毛。

这是她从前思考时惯有的习惯,要么是眉毛,要么是几个指甲互相扣在一起。总之,手上必须要有点什么才能继续思考下去。

萱萱撑着江保宁,肃声:“对。赣南被种下许多死士,他是死士之首。不过,人已经死了,死前和程尊长有过一段密语。”

“程培风杀的?”

“不是,自尽。死前招了赣南所有死士,程尊长便是那时受了伤。”

自尽?

江保宁不由想到杨勇父亲,那人也是不忍见证自己最后的溃败选择了自尽。

杨勇家祖上也是庆运军侯。

当今皇上登基前,只是不起眼的六皇子。

后来先太子得了脚疾,按祖制不能继承大统。先皇虽没有明说废弃他,但逐渐开始启用其他皇子,先太子失了皇心后,逐渐堕落,整日郁郁寡欢。后自知再无可能登上皇位,索性发动了宫变。

先太子自然是败了。

开始时,他就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不甘心、对先皇满腔的失望,通通致使先太子选择用一场必败的政变彻底与皇族决裂。

在平叛先太子的政变中,当初的六皇子,也就是当朝皇上,借了杨家军力。至此,六皇子显现在众人眼中,逐步踏上了夺嫡之路。

只平定叛乱是远远不够的。

六皇子主动请缨,出战当时一直骚扰边境的巨燕国。

杨家、江保宁父母亲,便在那时一路助六皇子平定边祸,也屠了半个巨燕国。巨燕从那时起,成为庆运附属国。六皇子,也是从那时起,成为其他皇子再也无法与之抗衡的天选之子。

当今皇上登基后,没多少年,杨家居然勾结巨燕国,在边境大肆组建军队,征役百姓、强抢粮食、垄断当地盐铁、更甚至自圈郡国。

皇帝当然是无法容忍的。但碍着打天下的情分,软硬兼施,可杨家不仅不听,反而愈发嚣张。

皇帝派周边军队前去镇压,没想到,杨家和巨燕早组建的军事力量十分强大。

庆运军队节节败退,一直败到离京都不足两百里外的焦郡。

庆运半国动荡。

因巨燕与庆运有屠国之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一件没少干。

皇帝没办法,传令到边境十三州。

边境十三州的将士,需要抵御西容,是万万不能动,因只要一动,西容便会立刻趁虚而入。

若西容大军压境,除了十三州的将士,庆运国内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与之抗衡。

但京都告急,庆运国内民不聊生。

江保宁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

她率先偷袭西容粮道,直捣其城营,亲领半数将士主动挑起边境战火。

西容因粮道损失,完全没料到庆运会主动出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突袭西容,江保宁只在前一两场战事中亲挂上阵,后全权按事先拟定的作战计划由别的将领推进。他们本就不打算一举歼灭对方,目的旨在让西容暂时动不了而已。

前方压制住虎视眈眈的西容,那边,江保宁率领小半数士兵,千里奔袭,直奔杨家屯兵的焦郡。

杨家本还有胜算,但在皇家军队与江保宁率领的十三州将士前后夹击下,经过一天一夜交战,最终,败落下来。

杨勇和江保宁从父母辈就是相交的好友,没想到,最后是江保宁亲手斩灭了的杨家。

杨勇父亲当场自尽,只死前,对着江保宁说:“娃娃!你不输你母亲!也不输你老子!可你记着,杨家今日,未必不是你明日!”

“娃娃!”杨勇父亲死前,对江保宁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但愿你皇族身份能护佑你一世平安!”

最后,他仰天长啸一声,便抹了脖子。

或许,从开始,他就料到自己的结局,恍若先太子,从开始就知这是个必败的局。

似懂非懂,江保宁想起父亲死时,也说过同样的话,“长宁,爹爹庆幸你是皇族,因它或许能护你一世平安,又时常惋惜你是皇族,因它注定会带给你无休的纷争。”

从自身出发,江保宁很同情这个长辈,甚至对他的死充满惋惜悲叹。但无论如何,她都无法原谅杨家勾结巨燕,引贼人入内,致使万民流离,骨肉分别。

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抹了脖子的杨勇已失了理智。

杨勇比江保宁还小上三四岁,从前也经常跟在她身后叫“长宁姐姐”,庆运十年时,他也才十七八岁。

在尘埃纷定的战火中,横尸遍野的荒原上,江保宁最后看了一眼少年。

此事平定后,由程培风主理案件裁决审定,后皇上念着杨家陪他打天下,免去灭九族,只诛灭了杨勇家一门。此事,自然实施的也是程培风。

巨燕溃败,又是献地割城,又是赔送大量金银宝物,才了了战事。

为什么庆运没有选择攻灭巨燕,是因巨燕境内有大量山川密林,易守难攻,贸然灭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且巨燕边境有一条狭长的水域山峦,正好挡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