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九十四 绷不住了(1 / 2)

加入书签

苏咏霖对于南宋儒教人士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唯心诡辩言论早就十分不爽了。

拉大旗作虎皮,扯着一面孝字大旗就能为所欲为?

古典时代已经过去了,孝比天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把孝作为政治正确以攫取利益、维护特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还想开历史倒车,回到那个为了孝而杀人不算罪过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作为美好品德,孝的直接指向必须是美好的,永远应该是个人自发的行为,且仅限于个人行为。

任何为了个人的孝而牵扯到无关者的行为、亦或是动用公用资源进行孝行表演,都是不正当的。

把孝当做能否做官、是否是好人的标准之一,只会折腾出诸如“二十四孝”之类让人三观破碎的诡异操作。

那种为了政治正确而对个人人格的打压与限制,正是封建父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苏咏霖和大明国必须要破除的存在。

以孝治国?

呸!

以孝制人!

于是苏咏霖准备开怼了。。。

“南朝皇帝固然纯孝,但是他个人的孝,为什么要牵扯到他作为皇帝的身份?孝,就一定要用数十亿钱去修一座豪华宫殿?孝,就要眼睁睁看着百姓罹难饿殍遍野,然后取天下最奢侈的食物供奉太上皇?

这就是孝吗?在我看来,真正的孝,在心中,在一言一行,在全心全意为老父老母考虑,为他们安度晚年而亲力亲为,在于陪伴,在于关怀,在于身体力行,这才是作为人的孝。

皇帝是一个人的身份,而孝,是以人子的身份对父母养育之恩进行报答的行为,不是用皇帝的身份为太上皇修建豪华宫殿而不顾及百姓死活的事实!

皇帝要做的是治理天下,是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是让天下和平,没有战乱,人人都能过上吃饱肚子穿暖衣服的生活,这才是皇帝的职责,南朝皇帝的行为不是孝,而是借着孝的名义,行暴政之实!”

苏咏霖一拍扶手站起身子,指着陈康伯怒斥道:“尔等诡辩,何其可恨也!孝之一道,岂容尔等污蔑!”

苏咏霖掷地有声的辩驳令陈康伯大惊失色。

他在苏咏霖话音未落的时候就想要出言反驳,坚持自己的看法,但是他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找不到足以辩驳苏咏霖的论据。

因为就算是他也感觉苏咏霖说的好有道理啊。

他本来就是在诡辩,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大道理能站住脚,只要有心人使用仁义理念就能攻破他的论点,可他没想到苏咏霖如此犀利,杀人,还要诛心。

直接把话语权和主动权给夺了过来。

于是陈康伯哑口无言,被辩驳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明国文武官员对自家皇帝的言论感到无比的认同,对他义正言辞光芒万丈的形象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而与之相对的,是南宋使节们深深低下的头颅。

无论他们再怎么不甘心,再怎么诡辩,改变不了赵昚动用数十亿资金为赵构建造豪华宫殿用以满足赵构需求的事实。

一边是饿殍遍野,以至于需要恳求明国减免岁币,一边是数十亿钱投入建造豪华宫殿。

这种割裂的事实无论他们怎么争辩都是不可能改变的,无论怎么辩驳,那座宫殿就在那边,还在建造当中,数年之内都难说能完工。

而且这里头其实也有不少不得已而为之的味道——

赵构之前因为徐通的大胆行为出逃之后迟迟不肯回来,赵昚为了让他回来,不得已而下令为赵构建造豪华宫殿,用以劝诱他返回临安,继续营造父慈子孝的繁荣假象,稳固他的统治地位。

孝?

呵呵呵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这里头的隐秘,虞允文和陆游不知道,陈康伯作为南宋决策圈当中的人,却是知道一二的。

正是因为如此,陈康伯才特别的郁闷,特别的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以至于哑口无言。

令人窒息的安静持续了一阵子,苏咏霖准备发起最后的进攻。

“尔等久久不言不语,是否已经认识到错误?若是如此,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此事就当没有发生过,你们休息几日,回去吧!”

陈康伯一听,这可不行,虽然赵昚的本意是让他们侦查明国的战争准备,可是也存着一份能占点便宜就占点便宜的想法。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明国在这个问题上松了口,就意味着明国在短期内不打算南下攻宋,想要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南宋就会有更多时间来增强自身。

如果明国不肯松口,硬是要搞死南宋,搞得南宋经济崩溃,那就意味着明国南下攻宋之日为期不远了。

这是一个很能看出问题所在的议题,所以哪怕是拼着社会性死亡,陈康伯都要把这个问题继续下去,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陛下所在意的问题,外臣回去之后会向吾国皇帝言明,但是陛下也应该明了,修建宫殿的钱就算是全部拿来赈济灾民,也不可能解决掉全部的问题,吾国问题严重,实在是需要上国的帮助,还请上国垂怜!”

陈康伯把自己摆了一个很低的姿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