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八十五 明国的经济进军(1 / 2)

加入书签

对于金国上层贵族们来说,如果需要瓷器来装点门面,直接从南宋进口就好了,没必要投入大笔资金恢复瓷器产业。

正是所谓【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反正南宋每年还要给他们那么多岁币,岁币都是提供给上层贵族享受的,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苏咏霖接手的北方瓷器产业就是一个烂摊子。

除了规模庞大旳磁州民窑依旧顽强的烧制着民间需要的粗瓷大碗等等物品之外,基本上没什么艺术上的成就。

明国建立之后,苏咏霖和明政府最大的任务是完成社会革命、恢复农业生产、推进科技创新等等,对于烧制瓷器这种艺术上的事情不是很上心,也觉得没什么必要。

只要能给民众提供足够的日用品就足够了,高品质瓷器对于民众来说没什么意义,是以烧制始终没有恢复。

而南宋则因为工匠们大量南逃,基本上继承了北宋的瓷器烧制技艺,他们有着广阔海洋市场和大量内外需求,所以对于烧制瓷器的艺术有十分强大的动力去研究。

于是浙江地区的陶瓷业也得到飞速发展,龙泉窑烧制的粉青和梅子青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景德镇窑因为定窑工匠的大量南下而革新了技术,烧制出了大量珍品。

修内司官窑的产品也因为政治需求和经济需求快速恢复,基本达到北宋的水平。

如此一来,此消彼长,明国瓷器产业全方位被南宋吊打,无法在正常的商业竞争中获胜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之前明国虽然也有朝廷官员商议是否要设立大明官窑来烧制瓷器,但是被苏咏霖否决了,认为当前这是没有必要的。

民间没有需求,官方也不主动扶持,明国瓷器的竞争力那还真的不太够看的。

不仅瓷器,南宋出口创汇拳头产品之一的茶叶在明国也没什么发展前途。

一来好的茶园基本上都在南方,二来明国上上下下也没什么人有闲情逸致去品茶——有那个闲情逸致的基本上都在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行动中被挂东南枝了。

革命不香吗?

公审不香吗?

清算不香吗?

把上等人挂在东南枝上做挂件不香吗?

为什么要品茶?

大明的复兴会员们和热心围观群众们满脸问号。

中高端丝绸产业在大明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同上。

因为这样的原因,茶叶、瓷器、丝绸等南宋出口创汇拳头产品,大明是一样也打不过,三大件全面落败,完全抢不来市场。

没有市场的情况下设置部门也就显得没有必要。

苏咏霖为了保全【国家珍稀艺术】所做的唯一努力就是把民间散落的原先官窑内的瓷器工匠们和其他拥有技术的工匠们一起搜罗到工部备案,然后给他们一点资源让他们多少烧一些瓷器,维持技术的传承。

也算是为以后恢复瓷器烧制的盛况做一点微小的工作。

很显然,这点微小的工作的成果无法对商业大局产生什么影响,若要翻盘,果然还是要靠军队。

明宋战争中大明获胜,商业竞争已经被甩在一边,国力竞争才是主流。

于是乎茶叶司和漆瓷司应运而生,将为大明全盘吞下南宋发达的瓷器产业和茶叶产业,使之成为大明的国营产业。

而行动的重中之重在于吞下至关重要的海外销售渠道。

随着林景春的南下整顿市舶司和港口,这些部门的相关人员也要全面南下,对他们负责领域的原南宋拥有的产业进行接收和控制。

林景春的得力助手、财政部右侍郎于兴言负责带队前进,全面主持对南宋战败者们的不动产业进行清算和接收的工作,力求将战争红利一口气吃下肚子,以免夜长梦多。

于兴言在林景春南下之后十天左右就带领各部门人员组团南下了。

他们从襄樊之地进入江南大地,在襄阳稍作休息,开了个会,布置接下来的任务。

首先第一步,将处在被割让的土地上的相关海贸产业全部接收,确定为茶叶司、漆瓷司和织造总局控制下的产业。

财政部“悍将”、茶叶司郎中尹子真狂喜着奔赴原先的江南西路、现在的江西行省,将位于江西行省的双井茶、谢源茶和临江玉津茶生产地收入囊中。

虽然经过战火的摧残,但是三大名茶茶园中的茶树犹在,茶园大体保存完整,茶工被乱兵戕害不少,生产一度停滞,连茶树都被摧毁了一些。

但是等农民军控制住了局势之后,赵玉成和温安志意识到这些茶园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于是特别下令保护这些茶园,并且将其控制住。

随后,在农民军的接手管理之下,茶工们缓缓恢复了茶叶的生产。

所以茶叶司南下进入江南西路之后,看到的就是管理颇为良好的茶园。

他们立刻将生产这些名茶的茶园全部登记造册,纳入茶叶司的控制之中,每一颗茶树,每一个茶工,全都被登记造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