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2 / 4)
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不然嘛,我也能告诉你他们对图书馆了解了多少。”杜克轻轻吹了声口哨。“有线索没?”他问道。
“追查中,以及,我们需要你的帮助。”费伊提出了要求,图书馆和都灵的关系要好过军团。我们认为,他们持有,或者售卖了炸毁了那架飞机的物品。”他将一份文件交到了杜克手中,里面记录的那件物品在图书馆中归类为“已知威胁个体”。将那份文件揣进兜里,点点头:“我得按程序来,托尔,在调查开始前我需要先将此事告知代理主管。”
“感谢,迪伦。”费伊说,“这事儿结了的话,咱们就扯平了。”
“谢谢,不过,就要一份那个该死的俱乐部持有的一件玩意儿的相关文件?这怎么成?这次顶多还了我在加纳欠你的人情。在普罗瓦的时候你也帮了我大忙的。”
“很好很好,我可是相当乐意听到一名图书馆的特工亲口承认自己还欠着我一个人情没还呢,总之,假期愉快。”费伊窃笑起来,“假期愉快。”杜克说完这句话,两人便分道扬镳各自离去。
想要见到那名从巴洛岛逃出生天的研究员,就必须得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遥远的蔽日列车。年近九十的阿罗瓦博士现在已经赋闲在家,他的小别墅修建在了一座能够俯瞰整个城市的小山丘上。谢天谢地,靠着军团的雄厚关系,09,这位联盟公民也得以轻轻松松进入了蔽日列车的国界线。
睡意正盛的阿罗瓦打开了房门,站在这个穿着睡衣的老头面前的虚假情报官员正手握一瓶价格高昂的伏特加静静地候在门阶之前。他跟在老人的身后进入了厨房,然后一屁股坐在餐桌上,随即两人开始使用当地语言交谈起来,十多年前09便已将这里的本地语言运用得得心应手。不多久,整个厨房就开始烟雾缭绕起来,酒瓶中的伏特加也在二人的你来我往中渐渐入腹。
“您这样一位α级权限的军团调查官千里迢迢从亚当特区赶来跟一个快进棺材的糟老头喝酒,有何贵干?”阿罗瓦问道,“不管是军团还是列车,我已经过了快二十年年的安逸生活了。”
“安德烈·阿罗瓦,我要知道发生在巴罗岛的所有事情。我在追查一件在当初那起动乱中丢失的物品。”09单刀直入,道明了来意。阿罗瓦满是沧桑地叹了一口气:“三十年前的旧事了。我的记性早已大不如前— —我猜你应该不会指望我能记住那些物品的编号吧,特别是那些我从未经手过的物品。”“那么一箱会爆炸的硬币,以及一本地图册,有什么印象吗?”09询问道。闻言之后,阿罗瓦陷入了沉思,接下来的几分钟陷入了沉寂,只有香烟上的火光忽明忽暗。“可能,我没见过它们——是谁来着——是张博士的项目?不是张的话就是泰瑞尔博士。”
09点点头,丢掉了手中的烟头,又点上一支。“那么蔽日列车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阿罗瓦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然后重新斟满。深深呼出一口气,他开始缓缓道出他一生之中最为恐怖的一段时光。
地点:蔽日列车,琥色线
时间:19xx年2月9日,当地时间16点37分
参与人员:“磨刀石”行动小组
情报:M.I小组(月之眼)监视到Bravo级通缉人员和遗失异类物品,O.R小组(回收与删除)内勤正在赶往.....
在警报的嘈杂声中,阿罗瓦正站在一条沐浴在血红光芒的走廊之中。
尼古莱·安德烈·阿罗瓦,主攻物理,厌恶枪支。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好战士:只是一个饱经革命战火蹂躏小男孩。这名年轻的学者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不幸身处于列宁格勒,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学校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被迫关闭,来势汹汹的德军将整个城市团团围住。在长达一年的艰苦岁月中,德国人日以继夜地摧残着这座城市,试图突破红军的防线。然而,即使当他的实验室与办公室所在的大楼被德军的炮火夷为平地之时,他也对拿起武器为守军提供后勤援助颇为抵触。不过话说回来,也没剩什么补给、食物以及弹药可供运输了,德国消失,一切尘埃落地之后,他由衷希望,这个世界上不要再有争斗。在战争年代,他结识了辛格;通过辛格的引荐,他进入了现在的军团。在战争的硝烟散去后,他希望他真的不用再一次拿起武器了。然而现在,武器,却正握在他的手中。
那个早晨与往常别无二致。先是在食堂吃早餐,然后是全体卡罗琳级以及狼卫级人员的会议,接下来就是一整天的研究。他依稀记得,站点的安全主管,特工莎娜,提到了一场最近发生的革命,不过他保证这场来自巴洛岛的政治变动绝不会波及到这间秘密的研究中心。阿罗瓦当时对此毫不上心:没人会知道巴罗岛边界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藏着什么。即使被人发现了又如何,军团的安全部队持有的火力远胜当地警察。基金会的所有设施都修建在一个加强堡垒中,除非面临着直接的核打击,否则,这里将固若金汤。因此,阿罗瓦也才有信心去思考一些更重要的问题,比如今天的实验要如何安排。
会议结束后,阿罗瓦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瑞格博士,他的助手,已经做好了实验准备工作,他们研究的对象是一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