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告密者(1 / 2)

加入书签

赵烁在深宫内跟美人促膝长谈,相见恨晚。

宋廷的大臣们却在黎明前夕商讨早朝的对策。

何粟、张邦昌以及李邦彦,还有唐告等人。

这几个家伙在历史上都是妥妥的投降派。

尤其是张邦昌,金人攻破汴梁城之后,唯恐大宋各路勤王之师将他们包了饺子。

所以迅速洗劫一番就撤退了。

但是撤退之前他们推举张邦昌为大宋的末代皇帝。

好在当时大宋皇族还有个九妹赵构苟着。

张邦昌也识时务的将皇位让给赵构。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是一个骨头酥软的带路党。

还有那何粟,这个人的人品中规中矩。

可他的能力根本匹配不上尚书右仆射以及中书省平章士侍郎的职位。

这家伙相当于宰相的接班人。

却整天沉迷于读唐诗三百首。

并强迫府中的女眷跟他一起读小说。

如今大宋的野史已经开始记载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的传记。

在各大乡野酒肆内已经有说书人开始口水连载。

没错,何粟读的就是这。

放到现在,他作为相府的二把手,读的却是妥妥的反动文章。

反而是跟他同年入京为官的秦桧,办事能力还不错。

目前侍奉与御史大夫麾下。

是一杆才华惊艳的枪。

写的文章不错。

但是这家伙,没有骨气,准确的说连最基本的人格都没有。

所以他被赵烁开局就打入天牢了。

反观大宋的强硬派代表。

无论是人数还是权柄都挡不住投降派的山呼海啸。

因为有骨气的人太少了。

靖康元年,李纲就是硬派领头羊。

其次便是驻军大西北的种师道。

这位老种经略相公在大宋民间的风评一直很好。

就连水泊梁山,各路悍匪啸聚山林时期,不少人就出自老种经略相公门下。

他的影响力在黑白两道都很好使。

可惜的是,赵寒通过前线的军报得知老种经略相公已经身染重病。

恐怕时日无多了。

种师道的儿子被百姓成为小种经略相公。

跟他父亲一样优秀。

算是硬派的二号人物。

此外,孙傅也是硬派代表。

就是脑门上长肌肉,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

好在赵寒及时止损,将他革职查办了。

如今的汴梁城内,武将当中有影响力的战斗狂人,好像只有李纲跟张叔夜。

不过赵寒一点都不慌。

别说大宋,即便是整个中华民族,真正到了国家危难的时候,从来都不缺少英雄。

赵烁耐住性子,击退了金人这次围城之后。

他会尽快的启用、重用韩世忠,岳飞等中兴四将。

到那时,定让那首满江红响彻金国全境。

此时,一辆马车从开封府驶出。

坐在车内的徐秉哲催促马夫以最快的速度感到何粟的府宅。

这个家伙在北宋不怎么出名。

恰恰是因为不出名,所以他干的很多龌龊事鲜为人知。

以至于后世很少遭到仁人义士们的口诛笔伐。

但他的所作所为,被史官们尽数记载。

糊弄得了别人,却糊弄不过丹青笔墨。

这货比张邦昌更加无耻。

完颜宗望率领金军入城之后,徐秉哲第一个跳出来充当引路人。

凭他在开封府当差的经验跟阅历。

他几乎对皇族财帛库的暗阁、权贵大臣们私藏家财的密室、书香门第那些隐在深闺内的美女、以及哪个大员家里有古董字画,全部了如指掌。

故而,他给完颜宗望大献殷勤,谄媚的将所知道的线索尽数告知。

如果说张邦昌最后还愿意将皇权让给赵构,属于良知未泯的带路党的话。

这个徐秉哲可就是妥妥的狗汉奸了。

马车停在何府,徐秉哲神色充满的走了进去。

他要跟何粟汇报昨日下午在城门上发生的事情。

孙傅被陛下打入天牢。

天师郭京被陛下当场格杀。

这个消息,何粟是不关心的。

因为他现在只关心如何跟金人索要官职,如何在金庭当差。

可他听了之后,浑身颤抖。

“是……是陛下干的?”

“正是,我看陛下是得了失心疯,短短一天,朝令夕改。”

“你的意思是陛下胆怯,要跟金人和谈了?”何粟皱眉问道。

“那可不,否则为何杀了郭京?郭京大师可是您跟孙尚书费了好大功夫才请来的退金大仙!”

“众所周知,孙尚书也是主站跟金人决战的代表,如今被陛下打入天牢了。”

“这两个硬派一死一退,陛下的意图再明白不过了。”

听了徐秉哲逼叨半晌,何粟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难怪徐秉哲说陛下朝令夕改。

登基之前,宋钦宗就继承徽宗志向要跟金人决斗。

这才两天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