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双兔傍地行(2 / 4)
轻人呀,就是心浮气躁,和我那时一样,出了朝阳门,过路口向南,还有二十多里呢……”
可惜王三叹早已听不到老汉的话,只是满怀兴奋,一溜小跑,还有几分暗自得意: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京城龙舟,不见得比老家高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京城小妞,却着实不赖……
心花怒放中,他望眼欲穿,甚至忘记饥渴,恨不得一步迈出城门,迎面便能看见一条条华丽的龙舟,一簇簇拥挤的人群,一处处吃喝玩乐场,还有一个个花枝招展的美女。
可就在他欢天喜地,健步如飞的已经看到近在眼前的朝阳门之时,忽觉有个似曾相识的身影,从眼睛余光中一闪而过。
他愕然一怔,倏然止步,急忙顺势望去,却见他刚刚跑过的巷口处,果然有两个身影倏然一闪,却又迅速缩回巷中,而其中一个背影上,分明背着一个硕大包裹!
难怪如此眼熟?
心念动时,他怪叫一声,已然飞身跃起,几个起纵便追到巷口,放眼望去,只见十几丈外,叶翠和貌美如花的黄衫姑娘,正匆匆跑向巷子深处。
他顿时喜出望外,高声怒吼:“小子,给我站住。”
刹那间,他早把龙舟之事,抛之脑后,甩开大步,飞一般地追赶过去。
原来,叶翠与黄衫姑娘趁着王三叹和三师父搏斗之时,从巷子另一端,飞快逃到另一条街上。
眼见脱离险境,叶翠正想和姑娘告别,却被姑娘一把抓住衣袖,催促道:“快走快走。”
叶翠微微一怔,更加惊疑——听她说话,似乎有些紧张,可她脸上却笑嘻嘻地,似乎有些顽皮——正想询问,却被姑娘扯住衣袖,不容分说,连拉带拽,继续向前跑去,兀自着急叮嘱道:“别走大街,快,还是钻巷子。”
叶翠有些哭笑不得,却又不好意思甩掉姑娘的手,只好身不由己,随着姑娘一溜小跑,钻进大街对面的小巷,惊讶问道:“姑娘,这是何意?”
“我叫黄如玉。”黄如玉答非所问,抿嘴一笑,柔声问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叶翠顺口答道:“我叫叶翠。”
“啊!好。”
黄如玉稍感惊讶,连应两声,倏然放慢脚步,重新审视叶翠,发现还牵着叶翠的衣袖,顿时双颊绯红,急忙松手,吃吃笑道:“公子长得像个女孩子,名字,居然也像女孩子。”
“其实,其实我本来……”
叶翠正想如实相告,可话说一半,她突然心中一动:她与我素不相识,为何拉着我东跑西窜?难道也觊觎龙剑?于是微微一顿,话锋一转,故作无奈道:“其实我本来,也不喜欢这名字。”
“这名字好呀,翡翠很珍贵呢。”黄如玉甜甜一笑:“咱们赶紧走,边走边说。名字嘛,不过是个记号,叫啥都好。估计呀,您家长辈太疼爱您了,才起这么个金贵的名字。”
“长辈?疼我?”
叶翠蓦然想起孤苦的童年,不由一阵好笑,随即却又一阵酸楚,苦笑一声,默默前行,再不言语。
“肯定是的。”黄如玉羞涩之中,并没注意叶翠的神情变化,自顾自的边走边道:“我们这儿,也有这样的风俗,越是金贵的男孩儿,越起个不大好听的名字,甚至还有什么,阿猫阿狗的呢。”
“姑娘所言极是。”
附和声中,叶翠很快平静下来,闻着黄如玉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步履匆匆中,忍不住偷眼细看。
只见黄如玉不过十八九岁,上穿淡黄明罗衣,下罩绿纱散花裙,匆匆行走间,像风中杨柳一样优雅轻灵,婀娜多姿。
叶翠暗自赞叹,忽觉自惭形秽,暗自叹息:黄姑娘声音圆润如玉,回眸之际,杏眼桃腮,眼波流转,我都怦然心动,别说那些寻常男子了。
想到这里,她情不自禁的由衷称赞:“黄姑娘,您可真漂亮。”
“公子——”
黄如玉骤然一惊,刹那间,只觉心脏瞬间停止跳动,忽又猛然跳到嗓子眼,使她一阵激动,一阵甜蜜,一阵娇羞,还又一阵面红耳赤,甚至有些头晕目眩,忍不住伸出葱管般的纤纤玉手,轻遮半颜,匆匆前行,声音忽然小如蚊蝇:“快走吧,省得,他们追来。”
叶翠看到黄如玉不胜娇羞的样子,微微一愕,旋即醒悟,顿觉又喜爱又好笑——我虽是女儿身,可身着男衫,如此当面称赞,怎能不让人家害羞?不过,她面皮也真薄,若别人夸我漂亮,高兴还来不及呢,哪会如此害羞?嗯,除非公子夸我……
想到龙中堂,她心头蓦得一跳,忽又一阵失落:朝夕相处十几年,公子好像从未夸过我,难道我长得很丑?嗯,和黄姑娘相比,确实不值得公子喜爱。
一时间,她在这边胡思乱想,无暇攀谈,黄如玉和她并肩而行,正自心头撞鹿,羞口羞脚,使两人从谈笑风生瞬间陷入到寂静之中。
脚步声声中,她们默默前行数步,叶翠猛然察觉气氛稍显尴尬,顿时从胡思乱想中清醒过来,稍显心虚,偷眼看向黄如玉,却见黄如玉也正注视着她。
其实,黄如玉在叶翠胡思乱想之中,早把叶翠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一番。
只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