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筑基有成 归回清虚(1 / 2)

加入书签

却说赵负明赠予云何一尊“延寿长庚云香炉”,这云香炉有什么用,暂且不题。

天同山外几里处,举目而望,见:翠岭绵延,青屏嵚崟,山路九曲,古道八折。千竹泛碧波,万篁摇玉光。侧耳而听,闻:猿声不止,鹤唳不停。玄鸟有音不亚管弦,彩凤有鸣胜过天籁。

正是一处美景,却有三个山贼在此拦路。一位耳长嘴大,长相奇丑,他姓张,名百;一位宽额窄腮,鼻翘眉粗,他姓王,名千;一位体若猛虎,健比蛮熊,他姓李,名万。他三人不比凡人,皆有异人授术,故仗左道之法,专在此拦路抢财。

此间,正是一处羊肠古道。张百坐地倚树,问王千道:“清虚派乃玄门大宗,其内弟子道行多数不浅,凭咱三兄弟真能劫成?”

王千手持一柄朴刀,正环顾四周,闻言答道:“我等专劫修为浅薄者,若遇强者,退走便是。”

李万幼时于私塾学识,有些笔墨,此时故作高深道:“正好比:走线过丝。”

张百问道:“怎个说法?”

李万笑道:“便是于丝线上走路,真个四伏危机。一个不慎,只教摔得粉身碎骨。”

王千啐他一口,嗔道:“我等还未功成,你这厮说甚丧话!”

正言间,张百忽起身指向一处,道:“这不是来人了么?”

其余二人止了话,一齐看去,果见古道之上,有一人徐行而来。王千见这人生得年幼,貌似童子,又看不出他修为多少,只以他是道童仙仆,便吩咐道:“拿好兵器,这钱财送上门矣!”

李万将大斧拿定,又打趣道:“这就好比‘自投罗网’!”

张百笑道:“这个不消讲,我熟,我熟。”

言笑间,那孩童已然近临。“上!”张百一声令下,三人执斧持刀,一拥而上,把那孩童困围中心。

只见那孩童临危不惧,毫无慌乱,虽年岁小,却颇具风轻云淡之意。他笑道:“几位老爷,可是有事?”

李万故作厉色,喝道:“休要嬉笑!我且问你,可是清虚派之人?”

那孩童颔首道:“正是。”

张百闻言大喜,忙把手中刀晃几晃,狠声威逼道:“素闻清虚派多奇珍异宝,你拿出几件,我等便放你;你若拿不出,莫怪我心狠手辣!”

孩童闻言,只把一手探出,笑道:“几位老爷请看,这便是宝物。”

三人探首望去,见他手中空无一物,刚欲作怒,又感眼前一阵朦胧,原是有一片金光炸开,直把九霄穿透,云雾开散。

待须臾后,三人目力才回,又一眨眼,见少了孩童。三人急忙四顾细看,见七步之外,那孩童正倚树大笑,以手指他三人,道:“宝物在此,怎不来取?”

三人大怒。王千一抖朴刀,几步上前,临孩童时,举刀便劈。那孩童笑容依旧,只把一指弹出,便见一点火星跃动,才沾王千衣襟,那王千便登时化成一团灰烬,随风散去,连血迹也不曾落下半点。

张百李万二人大惊失色。张百先回过神,赶忙从怀中摸出一把短剑,往孩童处一抛。

那孩童大笑道:“旁门小术,左道之技,焉能伤我?”他手疾眼快,一指将短剑夹断,又把袖袍迎风张了张,道声:“去!”

一道金芒倏忽蹿出,如箭似梭,径自洞穿张百,又复入袖袍中。

孩童敛敛袖袍,看见李万双股哆嗦,直打寒噤,已是吓得魂飞魄散,寸步难行,他上前笑道:“你说,这好比什么?”

李万觳觫不已,身子一软,直跪地伏身,大哭大嚎道:“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啊!”

孩童笑道:“你说,你说!这好比什么?”

李万颤栗举首,看他一眼,战兢兢道:“这,这…这好比…以卵击石!对,老爷!我等是有眼无珠,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万望老爷海涵,饶我贱命!”

孩童大笑一声,道:“起来罢!我筑基已成,可于门派得个洞府,正缺几个下手打杂,你便随我罢。”

李万忙叩首磕头,应声道:“是!是!小的李万,愿侍老爷左右!”叩毕言迄,他起身问道:“敢问老爷大名?”

孩童转身走去,他道:“吾名云丹。”

清虚派,抚云峰,灵真洞。

云何危坐蒲团,把云香炉奉在手中。此炉已然焚香,正腾起袅袅青烟,缭绕轻浮,飘忽弥散。

云何笑道:“早闻此物玄妙,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又将云香炉端放香台上,对着三清之像一礼三叩。

礼毕,听闻叩门声,忙至洞门处,打开后,见云丹身形,惊道:“丹儿?!你可是游历而归矣?”

云丹叩首行礼道:“蒙师父牵挂,弟子不负所望,筑基已成。”

云何大喜,把云丹拉进洞府中,一阵寒嘘问暖。闲谈一柱香后,云何道:“你已筑基,可去环道宫晋升内门,还可于门派之内寻辟洞府,稍后便去罢。”

云丹颔首道:“弟子知晓,即刻便去。”他一起身,又瞥见云香炉,见此炉生得奇异,不禁问道:“师父,这是……”

云何笑道:“此乃‘延寿长庚云香炉’,能延寿续命,颇具玄妙。”顿一顿,又道:“传闻此炉乃仙界法宝。点上其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