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寻瑶草(1 / 3)
战罢了无花观,一晃又过了月余。
这日,顾远山自觉周身疼痛不适。张氏见了,忙吩咐顾疏桐到镇上去请李郎中。
李郎中乃是个仁心仁术的良医,仔细地把过了脉,对顾远山笑道:“兄台且放宽心,贵体只是受了寒凉,引发旧疾,其实并无大碍。我这就去开几剂伤寒药,服下便好。”顾远山忙称谢。
李郎中拉着顾疏桐的手走出屋外。张氏见了,心知不妙,也连忙跟了过来。
李郎中压低了嗓音,对二人说道:“远山兄被虎所伤,卧床不起已有数年。饶他是个铁打的硬汉,也经不住如此地煎熬。俗语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李某医术微末,恕在下斗胆进言。依我看来,远山兄的脉象微弱并且离乱,恐非吉兆,还请嫂夫人和贤侄早做打算的好!”
张氏听罢,一时间没了主意,豆大的泪珠滑落双颊,只顾抱起小宝在一旁抹泪。
顾疏桐此时心焦似焚,拽紧了李郎中的胳膊,急切地问道:“李伯伯,小侄有一事不明,自打家父受伤,我娘日日煎药悉心照看。我爹的病情去年已明显好转了许多,今年怎的反而越来越重了?还求李伯伯想办法救救我爹!”
李郎中叹道:“贤侄有所不知,今年开给令尊的药方,与以往大为不同。虽然同为调理伤损机体的良药,但今年这方药却是少了四仙草,只能医治普通的跌打损伤,似你爹伤得这般严重,药力不及,有如小马拉大车,故而效果大不如从前!”
顾疏桐问道:“什么是四仙草,今年却为何少了这药,还请伯伯明言!”
李郎中掰着手指头说道:“便是那灵芝、人参、冬虫夏草、何首乌,谓之四仙草,又称四瑶草,皆有益寿延年,起死回生之效。这四仙草原本产自踏月山中,可如今虎患严重,哪里还有人敢上山去采药?故而少了这四仙草,着实没有办法!”
顾疏桐又问道:“那何不从外地取药?”
李郎中摆一摆手道:“贤侄年纪尚小,却不知这世道的艰难!即便天下太平之时,这四仙草也是稀缺之物,尤以人参、灵芝、冬虫夏草三味极为贵重,乃是药中之宝,非富贵之家不能花销得起。寻常人家则多用何首乌,如今竟连何首乌也珍贵至极。自打那徐渊等人起兵反抗朝廷,天下烽烟四起。北方各州经年战火连绵,各处又是盗贼四起,可怜死伤无数,因而这医治跌打损伤的药材早已是供不应求!更何况朝廷为了平定祸乱,下令在各处设下关卡征集药材,严禁流通了。且不说如今各地都缺医少药,即便是有药,又哪里能运得进来?”
顾疏桐听罢,只觉山穷水尽,唯有仰天长叹。
送走了李郎中,张氏沉默不语,呆坐在一旁。妹妹小宝看到母亲失魂落魄,不住地掉眼泪,吓得她拉住张氏的手连声喊“娘”!
顾疏桐心知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此刻已是打定了主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誓死也要去那踏月山中走上一遭,为爹爹寻那四仙草来,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此,他专程跑到镇上的药铺里,向李郎中详细请教。医者仁心,那李郎中却是个实打实的实诚人,也未曾多想,便将四仙草的枝叶样貌、生长习性一一说给他听。
这天夜里,独孤小白又来到顾疏桐的梦中,摸着他的头说道:“疏桐,昔日教授于你‘临’、‘者’、‘阵’三字口诀,你修习得如何?”
顾疏桐道:“我早晚操练,连日来不曾懈怠。”
独孤小白将掌心覆于顾疏桐的顶门之上,道:“你且闭目凝神,意守丹田,切勿分心。”
片刻之后,独孤小白点头道:“你的内功修为我已知晓。念你为父上山采药,孝心可昭日月,然而此行险恶非常。孙子兵法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今日我再教你个‘临’字心法口诀,如何?”
顾疏桐道:“大哥哥错了,这‘临’字诀我早己烂熟于心了。”
独孤小白笑道:“你有所不知。前日所教你的,乃是最初阶的道法,今日再教你个进阶的心法口诀。若逢绝境之时,此口诀可助你脱险。”
顾疏桐心中感激,急忙问道:“多谢大哥哥!只是这口诀共有几阶?”
独孤小白喜他勤学好问,答道:“这‘临’字诀是为游移之术,共有六阶:一阶为‘健步如飞’,你已会了;二阶为‘超山蹈海’,正是今日我要教你的;三阶为‘日行千里’,四阶为‘纵地金光’,五阶为‘凭虚御风’,六阶为‘羽化飞仙’。”
顾疏桐又问道:“那‘者’字诀和‘阵’字诀却是如何?”
独孤小白答曰:“所谓‘者’字诀,乃是身形变化之功,亦有六阶:一阶为‘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女老幼’,二阶为‘飞禽走兽’,三阶为‘蜉蝣蝼蚁’,四阶为‘山川草木’,五阶为‘随心所欲’,六阶为‘神鬼莫测’”。
独孤小白接着说道:“所谓‘阵’字诀,是那设局布阵之法,却有九阶:一阶为‘识阵’,二阶为‘破阵’,三阶为‘列阵’,四阶为‘奇门’,五阶为‘遁甲’,六阶为‘地网’,七阶为‘天罗’,八阶为‘陷生’,九阶为‘诛仙’。疏桐,这些字诀不可小觑,修到最高阶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