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在下想起一些高兴的事情(1 / 2)
天子归东。
且有忠臣侍奉左右。
这说明大汉即将重回稳定的局势。
想起当年大汉王朝。
百姓们无不失声痛哭,但好歹如今总算是有了盼头。
天子刘协到达许都的当天,曹操便按照天子的意思,昭告天下。
而与此同时,最快得的消息的,便是仍旧呆在兖州充当客卿的刘备。
对于刘备而言,曹操并没有想好具体的处理办法。
是以干脆不闻不问。
而此时的刘备,正和其余两兄弟讨论如何东山再起。
这段时间刘备并没有闲着,让二弟三弟暗中招兵买马,而自己则是放下身段,与兖州的百姓耕田,秋收,坚持与民同乐。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比起当日从徐州来投,已经好了很多。
尤其是在听说那郭誉取了许县令之后,大肆敛财后挥霍无度,修建行宫,到如今居然擅离职守,这些事情他都知道,但却对曹操一字未提。
他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机会!
在他看来,这一刻机会来了!
天子居然下诏了!
自己一直仁德待人,当他得知天子出逃的时候,便决定利用自己皇叔的身份,登高一呼,届时必定响应者云集。
而就在此时,简雍却从门外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从许都传来的告示。
简雍一直对刘备不离不弃,即使兵败降操,他也始终跟随左右。
“阿备,天子东归了。”
“什么?!”
刘备勐然站了起来。
脸色大变。
“归何处?”
简雍的表情一收,连忙正色道:“许都,以前的许县,现在叫许都。”
“怪不得!怪不得啊!”
“那郭奉义自拿下徐州之后,便主动前往许县,并且大肆敛财,修建行宫。”
“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今天!”
“不错,正是那郭奉义,在天子出逃之前,他便派典韦带着堪堪训练了月余的兵马前往洛阳。”
“就在今日,天子已经被那曹操迎入了许都!”
刘备闻言,瞬间瘫坐在了地上,一时间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希望……
“为……为什么会这样!?”刘备心里还在茫然,迷惑不解。
同时感觉自己的的想法就好像是个笑话,这一年来和百姓同甘共苦,倒也不是什么违心之事。
可若是只单纯的和百姓同甘共苦,那又有什么意义?
比民心?
比得过那曹操、郭誉之流吗?
自己这个皇叔的身份,又有何意义呢?
“这行宫,说不的就是曹操授意的,如果但是那郭奉义的主意,此人之才,我不如也。”
这时候,站在一旁的简雍也不得不夸赞了一句。
刘备茫然的摇了摇头。
不管是郭奉义的主意,还是谁的谋算,此刻,都已经显得不重要了。
有那么一瞬间,刘备突然开始羡慕起了曹操。
身边不但有戏志才,荀或之流。
现在又有了郭奉义这种能文能武的人才。
而自己的身边,可用之人,寥寥无几。
不过这话是不能跟简雍说的,毕竟自己目前就这一个谋臣了,若是稍有不慎,可能连简雍都会弃他而去。
是以,他便很快露出一副欣喜的样子。
“恩,此乃大汉之幸,我等也应当高兴,速速去将此消息,告知兖州百姓!”
顿了顿,便又再次开口问道:“天子可有说何时可以进许都拜会?”
天子归东,作为臣子理应觐见。
简雍点了点头:“恩,在分发各地的文书上明确写了,秋收之后,才可觐见。”
“这样啊……”
刘备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现在就没办法去了。
若是能见到天子,届时拿出族谱来,自己这皇叔的身份,就可以做实了!
不过刘备并不灰心,反而是回头看了眼关羽张飞两人。
“如今天子归东,局势瞬息万变,我等应该抓紧时间招兵买马了!”
“哎呀,大哥,要我说,那曹操此刻也不在兖州,咱们直接拉山头得了!”
张飞比较耿直,瞪大那铜铃般的双眼建议到。
“胡闹,你这不是陷大哥与不仁不义嘛!”
关羽闻言,当即上前拉住张飞,生怕三弟真的这么干了!
“你说那郭誉怎么那么好的运气,上次要不是我不小心,定将他斩于马下!再说大哥陪着这些百姓吃苦,结果到头来,不如他曹操迎回天子,这……这算什么!”
张飞被关羽拦着,骂骂咧咧的说了起来。
“三弟,不可胡言乱语!”
刘备瞪了一眼张飞,这才继续说道:“你简直是胡闹,咱们和百姓同吃苦,是为了邀功吗?当今天下民不聊生,我等理应为百姓着想!”
“再说了,如今天子东归,难道不值得庆贺吗?”
张飞被刘备一顿数落,顿时缩了缩脖子,不再言语。
……
几日内,天子连下几道诏书。
曹操也开始谋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