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地下城建设17(1 / 1)
当众人安全抵达大青山深处,远远望去炊烟袅袅,宽广的帐篷搭成了一排很是壮观。
入眼的是井然有序的大型挖掘施工现场。
三米宽的壕沟内,在这寒冷的冬季,工人们穿着短打,挥汗如雨,锄头铁锹,各种奇怪的工具齐上阵。
簸箕、吊篮和箩筐装满了褐黄泥土,绑上吊绳,地面上有个高高直立的撑杆,便是简易的升降机,用人工转动齿轮转盘上的把手,两人合作使力,装框的黄土随着缩短的吊绳渐渐升了起来,再用板车拉向了远处。
挖出来的褐黄泥土,并未丢弃,而是拉到了一个烧砖窑的作坊。
古代没有混凝土加钢结构的地下建设,只能就地取材,加以研发。
所以砖是必不可少的建筑原材料,泥瓦胚烧制成型后晾干,再放入高温窑内烧制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
前世她也没有接触过这块,只能根据商城上提供的零星线索和仅记得的书本知识,一点点摸索,比如说配比、温度、时间、或许还需要什么辅助材料。
她也能说出个大概,矿物结构的变化,生成新矿物组织层,发生分解化合,在结晶扩散,期间一系列的融合变化,最后变成具有一定颜色致密、坚硬、机械强度高的制品,这些过程都需要一一试验。
古代也有青砖瓦房,烧制青石、青砖要经过排潮、升温、下水、开窑几个阶段。
所以烧制青砖瓦片和烧制砖块,专业的匠人最有发言权,但古代某些技术达不到她的要求,就需要结合实际加创新。
最难的还不是烧砖,而是研发水泥。
水泥主要是使用砂岩,硅酸盐矿物铁粉,石灰石和矿渣做成的,在制作的时候是需要将这些成分通过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再磨成细的粉末。
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颗粒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物料破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这些原材并不好找,系统在大兴山中收集或者寻找可代替原材料,比如煤矸石山里不少,可作为替代的一种,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地下火山岩。
火山灰质混合材是天然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原料。它磨成细粉加水后并不硬化,但与石灰混合后再加水拌和,则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在水中继续硬化。
所以火山灰质水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然而水泥磨粉是水泥制造最后的工序,也是最难的工序,将水泥熟量磨粉最适合的力度,形成一定的颗粒,加速水化速度和面积,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
以现在的手段,跟本没办法做到,不过事在人为,慢慢研究,总有成功的机会,如果没人创新就不会有后世发达的科技。
再说有她这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外挂,只要正确引导,相信匠人们动起手来也会事半功倍。
这两个作坊能顺利投入研发,还多亏林一秋那伙人,没想到各个深藏不露,各方面的人才都有,烧砖制窑,夯土筑墙,建房搭梁,炼煤烧炭,无所不精。
说到煤炭的烧制和运用,胡阿爷也是个中好手,为此她建了第三个作坊。
还有一个暖炉房,用来发豆芽,现在的黄豆、绿豆均是商城购买而来。
为大家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补充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和纤维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