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加入书签

话说千万年之前,天地混沌,天地之父盘古大神以自身血肉开天辟地,使得天地万物皆具灵性,并留下三则预言警示后人。

此后百万年间,天地按盘古大神的第一则预言分为六界,人间、仙界、魔域、妖都、冥府和神殿,六界以通天树互连,通天树之根深扎于冥府练傀塔之中,以六界中最深最重的怨气为土壤,经人间、仙界,直通云层之外的神殿之中,此树又吸四海八荒中的极鲜美之灵气,是以六界之中灵、怨皆最重者。

六界中唯余神殿仍是空荡,按照盘古大神的第二则预言,神殿须经一场千年大战后方有有缘者前来,今仙界为力量最强者,故掌统领之权,五界中除冥府与人间明哲保身外,妖魔两界均想借机发动大战,以夺六界之首。

然仙魔两界势如水火,开战唯缺时机,力量稍薄的妖界想借此掌握六界生死,便以助阵亲缘者为由,对人间大开杀戒,仙界不忍凡间众生无力招架,死伤无数,派出东皇与西吾两位上仙下界修筑结界,于云州山开办修仙之门,广招人间骨骼清奇者,授仙门静心之得,传仙门修炼之术,合格数千人,结东皇西吾二人之法,终击退数众妖孽并立休战契约,功成,东皇西吾二人退。

至此,仙魔两界的斗争演变为人仙与妖魔四界之恩怨,冥府仍以掌管四界轮回为由,置身事外。

莫道乾坤难测,许是有意为之。魔域之主临渊遣其左右口含遮魔珠,潜入仙界以窃镇魂杖,监镇魂杖者,北君上仙也。适天帝九千九百九十九寿宴,北君贪杯醉卧于瑶池数日,以至镇魂杖失窃。

魔域之主临渊手握镇魂杖与天庭宣战,天帝震怒,幽禁北君,又派东皇西吾率百万天兵精卒驻于南天门,以待魔界开战。妖界蠢蠢欲动,借此时机搅乱人间,以劈神斧凿裂先之契约,大举攻入人间。

天帝怒气未减,无心顾暇人间,北君心生愧疚,不忍人间因自己遭此横劫,不惧毁神灭心,私自下界,所修空无之法已是所剩无几。

遇南霖公主兼云州杰出弟子南玉并共修双花雨剑三十六法,领云州数千弟子于云州山摆天罡七星阵,借通天树之灵气,同心合力,又予妖界一记重击。人间与妖界战役以结,南玉重回南霖王朝,获封天显战神。南玉芳心暗许北君,南霖君主本想促成一段佳缘,怎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无奈只能作罢。

北君重回天庭待罪,天帝闻人间之事,视北君戴罪立功。妖王念败战,易策。取族中老幼病残者之妖力供己疗伤,其余妖怪见此,纷纷效仿,一时间,妖都已成炼狱之城,迷失心智,易子而食,走火入魔,妖力大增。

妖王领族中精兵投奔魔域之王,望同取五界霸主之地位,临渊鄙之行,不愿与之同。

妖王又谄媚献主,拢魔域各疆主以削临渊,临渊乃应,齐聚于南天门。天帝见此,开四大天门以分敌力,复北君之仙位,并升南玉为第四仙将,享长生不老之资。

东皇、西吾、北君与南玉四大仙将分守四大天门。北君因私自下界,又助人间击退妖族,仙力大不如前,北天门失守,魔域之主临渊以镇魂杖灭北君之心魂,顺其墨阳剑。

时天界众仙皆赴战场,临渊自北天门入率部下破结界入灵墟殿取灵药数千种,又入藏宝高阁杀守阁门仙火灵子夺九黎剑、离火玄清扇、乾坤镜、霜花琉璃珠、蛟麟索妖袋等一众仙门宝物。幸得阁前蕊姬觉察,暗中报信于西王母,西王母以煦焰灯解穷奇之封印,抵。临渊等携宝物重回魔界已是身负伤痕。

不料,煦焰灯出现裂痕,穷奇不受其控,逃往不周山,西王母念战事激烈,未报。在大战中,东皇与西吾二人所修空无仙法皆已至巅峰,加之用兵有道,故使妖魔两族节节败退,南玉也在仙魔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妖王见形势不妙,念天庭素假圣人,故转而投降,因临渊受穷奇所伤,各疆主偏又喜,魔族大不如前,竟败。东皇西吾果应预言,于战胜次日飞升为神,东皇上殿居神殿御玄关,西吾上殿居神殿逍遥谷。天帝大悦,撤四大仙将称号,封南玉为予安神女,保南霖一方平安,追授北君仙将为奉佑仙君。

即至次年,人间已过三百六十五年,穷奇现于人间,天帝追责,西王母乃露。天帝遣予安神女下界收服穷奇。临渊晓,以报仇之由自荐捉拿穷奇,天帝闻此,悦。原仙魔大战后,魔族虽大势已去,然仍有魔界小族不服于天界管教,时而祸事以乱天规,常扰天帝清梦,天帝借此机会望能缓和仙魔之关系。

穷奇一事,牵扯三界,恐引骚乱,故间行。降服穷奇,予安与临渊历经华山、昆仑山,又至云州山,临渊知予安想念家乡,特换路线以至南霖国。

百年已过,人间早已换了别样。予安不免神伤,临渊慰。加之一路暗寻穷奇,降妖除魔,互生情愫已是自然之事。终至人间与冥界相通的忘川之河,制服穷奇时,予安以青霜剑御穷奇之威,临渊现墨阳剑助之,后收穷奇于乾坤镜。

予安见墨阳剑,便知临渊乃杀北君之凶,念与之情愫,未明,疏远之。天帝封临渊为魔君,乃魔界第一位得仙界承认的魔君,并册予安神女为公主,赐婚二人。

予安因北君一事,不愿委身临渊,表明天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