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家宴(二)(1 / 2)

加入书签

此言一出,在场的外姓人家都不免焦灼了起来,李抒阳甚至听到了,萧子莹颤抖着声音在小声的祈祷。

“看来承珲是已经有看上的姑娘了。”太后笑道。

皇上的脸色也满是喜色,秦王能对儿子这么说,说明经关北一战,他们大败突厥,从某种层面上也震慑了各地的藩王,这次藩王们除了势力最强的桓王和秦王没来之外,其余的都齐全了。

秦王想利用儿子的亲事拉近他与盛京的关系,也是一种变相的服软,皇上当然喜闻乐见。

“皇祖母当真是睿智啊。”李承珲还真就昨日上街的时候看上了一位姑娘,经过打听,好巧不巧是个大家族的嫡女,这样既完成秦王交代的事情,又娶到了喜欢的姑娘,简直不要太高兴。

“你说,只要是还没定亲的,叔父为你保这个媒。”皇上大手一挥。

“这件事还需皇婶同意才行。”

“哦?承珲这是看上本宫娘家的人了?”皇后心中咯噔一跳,但还是要面带微笑,因为她明白皇上的想法,就算是换做太后的娘家人,皇上也会毫不犹豫的下旨赐婚。

这下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唯独徐家人。

徐清鸾的脸色唰白。

“侄儿看上的姑娘正是皇婶娘家三房的大小姐。”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徐清鸾的身上,有惋惜的,有同情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徐清鸾目光呆滞,浑身冰凉,就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徐清鹤想起身,却被徐父拉住了,他朝着徐清鹤摇了摇头,他看的通透,其他人也一样,所以才没有让未出嫁的女眷打扮的那么光鲜亮丽。

从徐清鸾被秦王世子看上的那一刻,事情就无法挽回了,此时他们在反对无异于是跟皇上过不去。

徐清鹤无力的坐下,难道他们两兄妹就真的难逃宿命了吗?一个远嫁,一个壮志难酬,这对心高气傲他和徐清鸾来说,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

徐皇后尽力维持着脸上的笑意,根本就不敢对上徐清鸾和徐夫人那垂死挣扎的视线,“清鸾能成为世子妃...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皇上十分满意的笑了,然后就让人当场拟旨,宣读完赐婚的圣旨之后,李承珲和徐清鸾要上前谢恩。

旨意已下,就是徐夫人再怎么痛心,也只能强忍着泪水催促着徐清鸾前去谢恩。

徐清鸾颤颤巍巍的站起身子,此时此刻,她的父母,她的姑母都已经认下了,但是她怎么都说服不了自己,凭什么她身为盛京第一贵女,却要沦落到这种地步!

还有那个人!

以前她怨他,恨他,但现在只有他能够救她了。

她眼中含着泪,宛如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往那个人的方向看去,可也是这一眼,让她真正的死了心。

李承钰的面色没有丝毫的改变,和其他的皇子一样,皆面带微笑听着圣旨的下达,似乎是打心里为李承珲这个堂弟高兴。

“臣女接旨,叩谢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侄儿叩谢皇叔父,皇叔父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跪在一起,齐齐谢恩,李承珲偏头看了一眼那个昨日遥遥一见就念念不忘的女子,脸上满是笑意,可徐清鸾根本不看他一眼,她低垂着眼帘,那张风华的脸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瞧他们两个孩子多般配呀。”太后脸上满是慈祥的笑意。

“是啊......”徐皇后的心里说不上的难受,但也只能强撑着。

“快起来吧!”皇上道。

“我父王要是知道了,定是会十分感激的皇叔父的。”李承珲乐呵呵的道。

他这话真真是说到皇上的心坎里去了。

“父皇,堂弟今日喜得世子妃,咱们这些做哥哥弟弟的,理应贺喜。”太子举着酒杯站起了身,其余的皇子世子们也齐齐起身。

“二皇兄,你不喝吗?”三皇子见二皇子也就是吴王迟迟不起身,疑惑的问道。

“刚刚走了神。”李承钰拿起酒杯也站起了身,在太子的带头下,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秦王这边已然安定了,剩下的就是桓王了。

皇上喝了一盏酒,脑海中万千思绪飘过,突厥人的王子还在桓王的手中,这就说明了桓王绝无可能和他再有转寰的余地,可偏偏在这种节骨眼派自己最疼爱的世子过来,果然还是当初那个老谋深算的大哥。

皇上看了一眼和身边的王爷世子聊得开心李承瑞,眼中闪过一丝戾气。

“承瑞可是有九年没回宫里了。”皇上慈祥的问道,就像是寻常人间挂念久未回家的亲人。

除了桓王一意孤行,半点都不给他面子之外,其余的王爷在年节的时候还是偶尔会回来的。

“回皇叔父的话,蓟州苦寒之地,父王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经不起长途跋涉,侄儿帮着父王管理封地,也实在是逃不开身,承瑞在这给皇祖母和皇叔父赔罪了。”李承瑞站起身作告罪状。

“我怎么听闻桓王伯父身强体健,去年还带着人来靠近我荆州地界的地方打猎,怎么现在就身体不好了?”李承珲的脸上满是疑惑,看不出来他是故意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