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乱柳寨(1 / 2)
痛苦总会过去,生活还得继续。安排完康茂才的后事,朱国瑞带着杨宪投入到山西的建设之中。
回到陛下身边,杨宪如同脱胎换骨一般。扑克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他放下架子,跟普通百姓蹲在田间地头亲切攀谈。
“球势!”
“崩个咋,多你呀!”
时不时,他嘴里还会蹦出当地土语,指着个别百姓笑骂一番。
一般官员都想通过引经据典、长篇大论显示自己的才华。可他们从没考虑过百姓的感受。眼下这个年代,读过书的人是凤毛麟角,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相反,杨宪用最朴实、最简短的话语给乡亲们讲述大明的政策、描绘未来的生活,让他们听得如痴如醉。
面对不太理解或不太愿意配合的百姓,他就用方言进行训斥,说得对方呵呵傻笑。粗俗的斥骂,不仅没有拉开双方的距离,反倒让乡亲们倍感亲切,仿佛在跟自己的家人聊天、抬杠。
“希武成熟了!”
面对杨宪的转变,朱国瑞不只一次地给予肯定。
父母官就是要有个父母样。只要他们一心为民,愿意跟群众打成一片,工作自然不难开展。大家都有良心,也都不傻,自然看得出谁是真心为他们好。
“克仁啊,你的对手来了。跟他相比,你缺少基层的工作经验。以后,朕得想办法给你补上一课。”
夸完杨宪,他还不忘敲打一下孔克仁。
孔克仁跟刘伯温有共同的缺陷,缺少跟百姓进行日常沟通。
他们都是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跟普通人有着天然的隔阂。如果这个毛病不改,他们根本没法驾驭国家大事。
看看他们跟武将相处的结果,就知道他们的情商有多低。
与李善长等普通地主、商人出身的官员相比,他们显得太过清高。
说到李善长,朱国瑞又有点想念这位老友。
反复思考之后,他下旨调李善长担任伐宋的行军总管。他相信,自己的亲家再混蛋,也不至于拖自己的后腿……
乱柳寨外,冯国胜看着依山而建的关城有点头疼。
名字虽然叫“寨”,可对面是实打实的一座关隘,比当年的陡阳关还要易守难攻。
关城修在山上,两侧没有其他制高点。关城四周全是连绵的大山,想通过此处,只能穿过关城。
为了防炮,关城上的建筑都是由石块绊加三合土修建而成,坚固异常。城内,宋军修筑大量足以应付炮火的工事。一旦明军攻破城门,宋军还可以在城内继续组织巷战。
等看完敌军的防备情况,冯国胜终于明白圣上为什么欣然同意他单独攻打此处。
这分明就是在给咱穿小鞋啊!
没有空军支援,单靠火炮的威力不足以砸开对方的王八盖。明军恐怕得付出七成的战损才能闯过此处天险。
“日来滴!”
冯国胜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
对于支持二皇子继位的事,他从来不觉得有错。
太子固然不错,可处事太过中庸;对于开疆拓土,态度不明。
眼下,不光是冯国胜,所有武将都希望下一任皇帝能够继续拓展疆土。
至于文官说的休养生息……到新开拓的疆土上休养,他不香吗?
再说了,陛下都说人口膨胀会导致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缺失。要不多占点地方,上哪找更多的资源去?
在这点上,他们就喜欢朱承坤的态度:日、月所照皆为明土,要把龙旗插遍四方。
据说,朱承坤已经着手组建远征船队。俞家兄弟会成为第一批出海作战的将领。
自从朱承厚迷上木工活……呃……用陛下的话叫科学研究。原本支持谢家一脉的武将纷纷转投二皇子帐下,在朝堂上跟太子的拥趸分庭抗争。
谢再兴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却上本支持二皇子开拓海外,变相地给予肯定。
想罢多时,他扭头看向副将吴复道:“吴将军,你怎么看?”
吴复皱着那张大马脸,缓缓摇了下头。
“将军,此关不好打啊。”
“屁话,咱还不知道不好打。先说说你的意见。”
吴复捋捋胡须,为难地说道:“要按末将的意思,最好放弃攻城。咱们想办法绕城而走,协助朱将军攻克太原。等太原攻克,此处的宋军或可不战而降。”
他的建议很中恳,可在冯国胜听来却觉得有些刺耳。
“吴将军,此关地处要冲。如果咱们不攻克它,很难保证宋军不在咱们攻打太原时从背后插上一刀。”
听出他不同意绕城而走,吴复沉吟片刻道:“那不如让末将守在此处,将军可直插太原城下。如果宋军有异动,末将随时可以攻城,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倒是个办法,也不会显得某家太过丢人。
闻听此言,冯国胜陷入深思。
“将军,咱们有各种火炮上百门。请您下令,末将这就带人敲开这座小小的关城!”
没等他拿定主意,另一名副将薛显拱手请令。
薛显在南昌一战中大放异彩,随后参与过平定闽广的战役。因在北伐讨元中表现出众,他差点被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