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悬瓠城外张达亡(2 / 3)

加入书签

古代人口基数决定了国家实力,故而元善此时立刻发令道:“传旨宇文至,令其将襄樊人口全部迁徙到宛城,同时派人和南齐和谈,至于萧凉,就令其自生自灭吧。”

故而宇文至看到密信和诏书后,也是头大不已。

司马临海此时也闻声赶来,听完宇文至的叙述后,则是一拍桌子骂道:“这崔瑾真草包,闵观并非善类,韦然也非幼稚孩童。南齐和东秦乃是利益所使,我朝如今要和南齐和谈,岂不是给了南齐反复横跳最好的机会。以后韦然定然是不是来讹诈我等!”

宇文至闻言虽然愤怒,但是也无计可施:“陛下圣旨已下,我等先开始逐步迁徙襄樊百姓吧,此地还有人口四十余万,迁徙也需要时日。”

宇文至随后令其弟宇文及前往郢州,告知崔诰双方罢兵之意。

韦然此刻已经在义阳休整完毕,令张达领兵三万攻打悬瓠城,用以警告西秦。

自己则是领兵沿江而下,准备在胡墅登陆,从正面进攻合肥。

临行之前,韦然再三告诫张达:“悬瓠城乃是坚城,不必强求,形势不妙就立刻退往义阳。”

张达领命而去,但是却被韦然害苦了一把。

拓跋伟被放走之后,被没有回到长安,反而是来到了悬瓠城,通过拓跋远的令牌顺利见到了镇守悬瓠的宋王元保,宋王元保乃是元善之侄,虽然年轻但是颇有魄力。

听到拓跋远已死的消息,元保之是淡淡说道:“拓跋公子生性豪爽,北人作战只讲勇武,不通谋略,碰到韦然必败无疑,此事早在意料之中,倒是宇文至,明知道韦然狡诈无比,怎还能如此用兵。”

一句话就将宇文家族推掉了拓跋家族的对立面,拓跋伟也只能连声称是,随后拓跋伟对元保说道:“宋王,如今末将有一策,或可令宋王立下大功。”

元保一听,顿时喜上眉梢,但是随后又恢复了平静,对拓跋伟说道:“将军有何良策,尽管道来。”

“末将偶然得知,韦然打算从三面进攻两淮,其一是广陵出发,进攻原南朝豫州之地,随后囤兵淮河,震慑彭城。其二,水陆从江北登陆,进攻合肥,其三则是从义阳出兵,攻打悬瓠,扼住粮道,令大军不可兼顾。”

拓跋伟的话令元保也是心惊肉跳,但是又不免生疑:“如此行军机密,将军怎会知晓?”

拓跋伟则是说道:“我被关押在军中之时,有两名偏将喝醉了被我听到。我起初也担心乃是韦然的计,但是随后一想,行军路线,并非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将军在路上设伏,若是南齐军未至,则将军也不过损失了时间,若是南齐大军到来,将军岂不是大功一件,昔日韦然麾下猛将张贵就兵败悬瓠,今日将军让昨日重现,岂不是美事一桩。”

一番话说的元保当真是热血澎湃,当下便下令前往山口设置伏兵。

韦然本以为放走拓跋伟之后,拓跋伟定然会去长安告状,从而让元善猜忌宇文至,但是没想到拓跋伟虽然是家奴,但是并非常人,不然也不会被拓跋俊安排给拓跋远。

张达此时行军出了义阳,义阳通往悬瓠多是山路,故而行军颇慢。

加之韦然之前所言,粮草运输在此地颇为不易,张达故而又不敢急行军,只能一边行军一边接应粮草。

义阳守将王显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都是派精锐士卒押送粮草,而并非使用普通的民兵。

张达一面行军,一面派探子探路。但是由于行军时间过长,导致张达一时之间有了错觉,悬瓠守军可能并无防备,故而逐渐放松了警惕。

张达兵至斜阳谷时,方才感觉到了不对。此处寂静无声,看似毫无人烟,但是敏锐的嗅觉还是让张达感觉到了危险。

就在张达准备派人上山摸索之时,突然漫天箭雨从山上宣泄而出。

一时之间张达之军损失惨重,兵荒马乱之下,连张达都被巨石砸中马匹被掀下了马。

张达艰难的从地上站起,随后喝道:“都不要乱,结好阵型。有序撤退。”

此时在后方数十里外的南齐运粮军队,也感受到了动地之感,于是立刻判断到前方遭遇了埋伏,于是赶忙丢下粮草辎重快速前去接应。

但是急行军数里后,王显的部众就陷入了绝望,前方的道路已经被巨石乱木堵塞,领军将领一时之间不敢妄动,只是令小股人马尝试搬开路中的障碍。

此时张达的军阵颇为奇怪,前军颇为整齐,而后军已然溃败,开始疯狂的向回逃窜。

但是沿着原路返回的溃军看到道路被堵塞,一部分人开始强行翻山想要逃脱,但是大部分人又只好往前方逃跑。

张达此时刚刚准备好军阵,准备迎战面前的元保,但是突然后方传来了惊恐呐喊之声,顿时张达好不容易整理好的前军也被溃军冲散。

张达顿时气急,元保抓住机会,令大军开始进攻张达。

此时山上的伏兵也尽数出击,三面追兵,后有自家溃兵,交战只片刻,张达部众就彻底溃散。

三万南齐大军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抱头鼠窜,张达见状,更是肝胆俱裂,无心恋战。

眼看张达也打算要逃,元保压根不给张达机会,领亲兵直取张达,张达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