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十里红毯迎英雄(1 / 2)

加入书签

建康宣直门外,十里红毯。

大齐皇帝萧炬亲自在城门外十里处等候。

秦公韦然南征交州大胜而归,俘虏萧彻及其子女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建康。

与萧炬脸上的兴奋之情不同的是,这一刻无论是南党还是北派,内心都是十分的苦涩。

韦然越是强大,越是让他们感觉到了紧张和危险。

此时已经入秋,秋风萧瑟,萧炬没有理会文武百官的劝阻,坚持要在此处等待韦然。

不多时,韦然已经纵马而来,看到萧炬在此处亲迎,韦然内心也是颇为感动。

“见过陛下。”韦然立刻下马跪拜道

“好!好!好!秦公不愧是当世第一人,数月时间就平定了交广大乱。”萧炬随后抓着韦然的手,就让韦然上他的御架。

韦然推辞不过,只好跟着萧炬上了车。

建康城内百姓夹道欢迎,土断之法施行之后,今年的百姓日子比往年好了很多。

故而有众多百姓从三吴之地而来,纷纷自发给韦然接风。

看到民心高涨的韦然,恒现忧心忡忡。

恒直似是看出了恒现所忧,但是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很快在台城就备好了庆功宴,萧炬坐在主位,韦然坐于其侧。

“各位爱卿,如今秦公大获全胜,我朝内患已平,此酒众人应当先敬秦公。”萧炬率先端起了酒杯。

众位大臣见状,也不敢犹豫,纷纷举起酒杯,庆祝韦然大胜而归。

韦然此刻也是意气奋发,说道:“都是托陛下洪福,陛下在豫章拿下大胜,此酒应该由微臣敬陛下。”

酒桌之上其乐融融,萧炬也是难得开心。

杨皇后不日就将临盆,如果在诞下皇子,大齐王朝也后继有人。

而在下方,众臣则是交头接耳。

周浦对恒现说道:“恒相今日可曾看到建康百姓?万人空巷只为迎接韦然。”

恒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转着手中的酒杯。

许久之后,恒现说道:“陛下和秦公亲如兄弟,周大人何必疑他?”

“但是日后若是新君即位,届时主弱臣强,韦然如今深得民心,又该如何?”周浦仍是不死心。

“国丈何出此言,秦公并非是行此事之人。”

“呵呵,世上最难测,人心也。秦公如今是没这种想法,但是日后呢?”

其实有周浦疑虑的不仅仅是周浦一人,袁慕之崔诰也明显感受到了众臣目前对韦然的态度。

又敬又怕,南北两党已经把韦然当成了共同的敌人。

想到这里,崔诰默默的叹了口气,随后对袁慕之说道:“秦公如今已经成了众矢之的,陛下仍旧要如此封赏秦公吗?”

袁慕之点了点头,唏嘘的说:“崔兄有所不知,陛下则和我说过,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秦公乃磊落之人,更是他的知己。外人不理解,我们作为秦公的门人,不应该有此想法。”

崔诰只是无奈的饮了一口酒,如此君臣,世所罕见。

酒过三旬之后,萧炬令人拿出诏书。

封韦然为秦王,加太傅衔。

此诏书一出,全场鸦雀无声。这是南朝以来第一个异性王。

二十一岁的秦王,他日若在立大功,又该如何封赏,难道将皇位让给他吗?

见众人都无反应,萧炬不满的说道:“难道众臣要违抗朕的旨意吗?”

众臣方才战战兢兢的跪下,高呼万岁。

酒宴散去之后,韦然来到了上元宫中,萧炬忙道:“韦弟昔日湘州遇刺,可曾留有隐患?”

韦然摇了摇头:“幸而有金缕玉衣,狼牙箭虽狠,但是并未伤及要害。”

萧炬闻言舒了一口气,随后说道:“朕就怕如同朕一般,留下不可挽留之疾。”

韦然闻言,也是神色凄凉。

太医断定,萧炬只有八到十年的命数。

昔日萧峦之剑刺入肺腑,伤急心脉。萧炬时不时就会痛如刀割,但是此事绝大部分人是不知晓的。

“陛下应当在选几个秀女,如果陛下执意不愿让寇贵妃和周贵妃诞下龙子的话。”韦然建议道:‘杨皇后虽然即将临盆,但是男女未知。难道真要将皇位传给逆贼之子不成。”

听闻韦然此言,萧炬也是眼含泪水,无奈的说道:“如今萧子尹无依无靠,若日后传位于他,他也只能仰仗韦弟。恒直和众臣近来都暗示朕先立赵寅为皇太弟。但是如此一来,朝政定然被恒族掌控,朕实不愿,幸而杨皇后怀孕,给了朕一点空间。”

“陛下何须如此,臣毕竟是一届外臣。”韦然感动的道

“这群人鼠目寸光,将来若要一统天下,韦弟负责领兵打仗,崔诰负责出谋划策,袁慕之负责管理内政,张则茂则负责粮草调度,灭秦之事,岂是一人可以为之。没有上下一心的决心,谈何天下一统。”

韦然闻言,沉默不语。

萧炬所言的确如此,必须将权利集中在一个人手上,方可灭秦,不然前方征战不休,后方内乱不休,谈何一统。

两人相谈至晚上,韦然方才离开宫中。

回到府中之后,看到萧嫣然正在逗韦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