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所谓国债(1 / 2)

加入书签

眼前十五岁少年的铮铮之言震住了一屋子人。

商璷瞠目结舌。

满学堂的少年瞠目结舌。

这般慷慨之辞,真的是从那个平日里一说学习就头疼的皇长孙嘴里说出来的么?

“那你跟朕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窗外,一直默默倾听的宁鸿熙忽然开口道。

“参见陛下!”

“参见皇祖父!”

屋内,一群人见宁鸿熙大步进屋,呼啦啦地跪了一大片。

“免礼。”

宁鸿熙示意他们起身,而后亲自走到跪在最前面的宁文瑾面前,把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文瑾,跟朕说说,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宁文瑾抬头,看向面前满脸威仪的老人。

虽然自己的心理年龄远比外表看上去成熟的多,但他之前只是在书籍中了解皇帝,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还真是头一次。

面前的这个人,既是自己的祖父,更是大梁万万子民的帝王。看上去只比自己高了半个头,可周身无形的威严差点让宁文瑾双腿一软,好险重新跪下去。

他深呼吸一口,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躬身礼道:

“回皇祖父的话,臣确有解决之法。现如今,赋税尚未缴纳,国库确实没钱,但,有的人手里有钱,而且他们会很愿意出这笔钱。”

“谁?”

宁鸿熙奇道。

“那些通过大运河运送货物的商贾。”

宁文瑾道。

“哈……”

看来,自己的孙子还是年轻,不了解人性。

“文瑾,你可知商人最重什么?是利!自古商人唯利是图!治理疏通大运河虽然对他们有利,但绝不足以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钱。不给他们点甜头,红口白牙就想从这群守财奴手里嘴里抠出钱来?”

“呵!难!”

一个难字,重之又重。

宁文瑾却笑道:

“皇祖父莫急,臣已有思量,并非胡言乱语。”

看着自己孙子自信满满的样子,宁鸿熙的好奇心被勾上来了,示意他继续说。

“去年北伐胡人,虽然凯旋,但此举几近耗竭大梁国力,国库中钱粮不足,皇祖父心系天下万民,不愿加重赋税,如此仁爱之君,乃是大梁之福,百姓之福!”

“臭小子,让你说办法,没让你拍朕马屁!”

宁鸿熙受了大孙子一记小小的马屁,心情大好,嘴上却是不饶地笑骂道。

“是。”

见老爷子心情舒畅,宁文瑾嘿嘿一乐,继续道,“让这些人心甘情愿的办法很简单——”

“发行国债!”

简短而又新鲜的四个字,让宁鸿熙满脸疑色。

“国债?”

“皇祖父,这国债,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名义,向那些富商借钱。购买国债的富商,拿到手的是一纸文书,而进入朝廷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国债发行后,必然可解燃眉之急。而且这笔钱不必立即归还,可以定下三年、五年、十年之期,待到国库充盈,然后归还于民……”

面前的宁鸿熙一开始还觉得有点意思。

但是,越听到后来,越觉得不对劲。

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这钱就能来了?

还单用一张纸就想去换人家手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银子?

两条眉毛越拧越紧。

这不是骗商贾的钱么?

仕农工商四阶层,自古重仕轻商,可再怎么轻商,他们也都是大梁的子民,怎能肆意盘剥?

好好的孙子从哪听得这些歪门邪道?

怒火,慢慢地在他的胸中积压。

“这一来,国库必然充盈……”

终于,宁鸿熙听不下去了,眉头紧皱,厉声打断道:

“胡闹!”

宁文瑾说得正起劲,忽然被老爷子出声打断,这才发现,老爷子一张脸已然颜色铁青,满面怒容。

“皇祖父?”

“这不就是变相收苛捐杂税么!用现银换成一纸文书?商人可不是三岁小儿,怎么会吃你这般忽悠!要是真的施行下去,还不让天下商贾唾骂朕是个只知横征暴敛的昏君!”

帝王一怒,气势逼人。

刚站了没多久的商璷和满屋皇孙吓得又重新跪了下去。

“陛下息怒!”

“皇祖父息怒!”

宁文瑾慌忙下跪:

“皇祖父,此举绝非苛捐杂税!愿皇祖父再给臣片刻,允臣详细……”

“够了!”

先入为主的观念总能深入人心。

宁鸿熙已经认定了这个所谓的国债,不过是另一种搜刮民脂民膏的举措,一气之下,根本不给宁文瑾半分辩驳的机会。

他半是痛心,半是气愤,怒斥道:

“你是太子之子!大梁的皇孙!更是朕的嫡长孙!怎能有如此盘剥百姓之念!倘若你方才之言为百姓听去,会怎么想你?会怎么想朕?”

“大梁永安一朝,竟是养出了这等蛀虫败类!”

“皇祖父……”

宁鸿熙的语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