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崔钰现身(2 / 3)

加入书签

随之一闪而逝。

但见,崔钰闲庭信步的来到丁勉近前,目不斜视的注视着他,仿佛他身上隐藏着什么惊天之秘一般,那犀利深邃的眼眸,看的丁勉浑身不自在。

半晌之后,崔钰嘴角忽然一扬,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缓缓开口道,“小子,自古阴不犯阳,阳不涉阴,此乃天道,汝可知这其中含义?”

崔钰一开口,非是询问方才为何发生争斗之事,反而直接和丁勉打起了哑谜,其中关窍,耐人寻味。

众人皆是眼观鼻、鼻观心的立于原地,便连方才戾气冲天的祁山真君,亦是不敢有丝毫动作,显而易见,这崔钰在仙朝的地位,绝对非同凡响。

张继面含笑意的冲丁勉努了努嘴,施意其不必顾及其他,直言便是。

丁勉会意,暗暗对张继略一点头,随即朝崔钰躬身作辑,语气恭敬道,“启禀府君,属下不知…”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是表情不一,丰富至极。

恨不得一剑贯穿丁勉喉咙的白云观众人,脸上有讥讽,有嘲笑,更多的则是不屑。

而随张继前来的一干阴差,则是纷纷摇头惋惜,暗叹丁勉错过了一次大好的机遇。

一旁捉襟见肘的祁山真君,双手情不自禁的颤抖了两下,隐约间感到了事情有些不妙。

张继依旧风轻云淡的笑意不减,而其看向丁勉的眼神,却是充满了欣赏之色。

正所谓智者驭人,愚者御力。与莽汉交流,纵然是千叮万嘱,他亦会领错意。而真正的智者,哪怕是对方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他也能读出这其中所蕴含的潜藏深意,以及深意背后所折射出的滔天气机。

诚然,前世身为翰林院的领头羊,丁勉什么阵势没见过,只不过以他当时的心境与身体状况,无力展露朝野罢了。否则,以他博古通今的睿智,以及满腹经纶的才华,一个异姓王的封号,还是不手到擒来,小菜一碟。

崔钰此言,看似是在考量丁勉阴阳两界之道,实则是给了丁勉一个选择的锲机,一个可以惩戒祁山真君的锲机。

阴阳两道自有秩序,阴官不问阳间事,仙门修士不插足阴间,此乃仙朝典律,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否则便是违抗仙律,以身犯险。

此间事作,崔钰定已了然于心。无论是地府,亦或者仙阙,皆在这仙朝管辖之下。崔钰之所以没有立即问罪于祁山真君,恐怕亦是碍于仙朝典律,以及地府的名声。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纵然是判官也不见的能处理稳妥。毕竟丁勉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白云观之人便是暗中取人魂魄,修炼邪功的刽子手。

而祁山真君反口一句,丁勉先杀他天院修士在先,已然将其,乃至整个地府,都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个随行阴差,随意袭杀仙门修士,倘若传将出去,自身名声有污是小,地府颜面受损可是仙朝大事,这其中所牵扯出的一干上位者,亦会受到仙朝的指责,甚至被直接降罪。

丁勉的一句,属下不知,可谓是将一切恶果全部归于了不知者无罪。从张继爆出丁勉阳人阴差身份的那一刻起,丁勉的一举一动,从某种意义上说,皆是代表着整个地府的颜面。

由此可见,崔钰真正的手段,乃是不偏不倚,各打五十大板。这背后所隐藏的玄机,丁勉隐约能猜出个大概。一是,地府乱相已生,无瑕顾及仙门龌龊行径,二是,祁山真君背后的能量,纵然是地府亦要礼让三分。

既能保全地府颜面不失,又能将丁勉保下,这已是最好的处理结果了。丁勉不奢望有人会站出来帮他讨回公道,这些人能公然出来照拂他一二,已是让他心存感激。如此一来,日后,白云观想要动他,也要掂量掂量自身的实力了。仙朝官途,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没有表现出绝对的潜力之前,没有人会为他甘愿冒险,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哦?此事倒是本尊疏忽了,应该事先让懿孙(张继,表字)给你交代一下的,否则你也不会一时糊涂,去袭杀白云观群雄了!”

“群雄”两字,从崔钰口中爆出,是格外的响亮。

丁勉会心一笑,随即装作一副诚惶诚恐之姿,“都怪属下一时糊涂,还请府君责罚!”

祁仁礼眼角狠狠一抽,脸色变的极其不自然起来,这两个字传入他的耳中,是异常的尖锐刺耳,但是碍于崔钰的身份,他又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将这份不爽暗憋心底。

“还请府君降罪,是下官没有做好分内之事,属下有罪!” 张继笑眯眯的走出人群,倒头便要请罪。

崔钰一张略带笑意的脸,忽然间一凌,随即佯装不悦道,“哼…你们这两个家伙,没一个省事的主!别在这给本尊丢人现眼,还不快快闪开,本尊看着就是心烦!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是!是!下官知罪!”

“属下甘愿受罚!”

意识到不妙的祁山真君,鼓足勇气,走出人群,冲崔钰连连躬身行礼,“咳咳…府君高义!我白云观也不是不讲情面…”

话至一半,忽然“嘭…”的一爆响,祁山真君便被崔钰突如其来的一掌,给拍飞了出去。

“哼…本尊还没找你算账呢!公然挑衅我地府威严,你可知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