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多灾多病的小分队14(2 / 3)

加入书签

就是想问我某些事情嘛。赶紧的,我可没多少时间。”

银灯眼睛一亮,黄先立是在怀疑自己是跟着他来到这附近的,甚至不惜推脱了跟父母一起回家的机会。

脑补是个好东西。

银灯张张口,却突然发现不知道自己到底要问什么。

眼前的这个人甚至就会是那个凶手。

最后顿了顿,指甲抠开地瓜皮,轻轻撕开一个角。

黄先立等了又等,蜜薯的甜味散出来,绕在鼻尖一动不动。

他笑了,“你怎么回事儿?让你问你又不问,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店了。”

银灯掐掉最上面的尾巴,整个地瓜被剥得整整齐齐。

他递过来,黄先立看着自己面前的蜜薯愣了一下,对上银灯的眼睛,明白了。

这是要他吃呢。

黄先立摇摇头,“你怎么就惦记着吃?”

话语里竟多了些‘我急着说,你为什么就是不问’的委屈。

银灯没什么反应,你吃了我无所谓,你不吃我也不沮丧。只是平平淡淡地送到自己口中。

“凉了就不好吃了。”银灯说,嘴里叼着一块,不去看黄先立,“你给我讲一讲芝麻谷子吧,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呢。”

黄先立一怔,随即反应过来。

是了。

梓童总是独立于整个大家庭之外,有别于木琦琦那样每家都要住两天的性子,梓童更加拘谨。

一方面是因为性格,另一方面还在于他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心里总有那么一道坎,把自己划出圈儿来,成为站在一边的人。

就算木家夫妇总是会带着他回家,他也总是少言寡语,独自站在一边,不去和同辈的一起玩闹,久而久之,更加疏远了。

黄先立吐出一口烟雾,“你知道你姑父是怎么没的吗?”

银灯舔舔嘴唇上的渣渣,抬头看向黄先立。

姑父?哪个?

黄先立单手插兜,把烟头按在灯杆子上。

后来,银灯才反应过来,姑父这个称呼,梓童对黄先立的父亲就应该这么叫,二姑夫。

听辛妈妈说,本来只是一个小感冒,吃个药就好了。

可是啊,有的时候就是那么的诡异,人要死的时候,怎么也避免不了。

他硬要去干这个,硬要去做那个,谁劝都不听。

就像是书里被安排好了的路途轨迹,硬是要按照这条路死磕下去,灵光一闪,就是要做个什么,脑子卡了壳,怎么也转不过来。

连生活中的常识,都忘得一干二净,就像是,为了死亡而死亡。

二姑夫当时喝了中药来着,可是还硬是要去输液。

都喝了中药了,为什么还要去碰西药?

平常都能转过来的弯,在那一刻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好巧不巧,碰上了假药。

那药不功不过,没灾没害,吃了顶多就是不管用。

可是啊,那药偏偏和他吃的中药起了反应,当场就休克了,没等送到医院,人就不行了。

那卖假药的是个小医院,但是人家家底儿厚,赔了几万,请上头人吃了顿饭,这事情就被压了下来。

那个时候,黄先立刚刚上了高中,第一次切实地感受到现实的无奈和残酷。

然后,原本那样温柔腼腆的一个女人就成了后来尖酸刻薄,脾气暴躁,惹人厌烦的木红。

她不愿再嫁,也丝毫不接受那医院的赔偿,一定要上诉,疯了一样地要他们付出代价。

虽然她知道,就算是追究责任,也不是全部在那个小医院。

可是啊,她就是要找那么一个理由,让她疯狂起来,再生活下去。

黄先立感觉到银灯的沉默,他嗤笑一声,“瞎想什么呢?我说的是你的小姑夫。”

小姑父?这又是哪一个?银灯有些迷茫,人物关系真是复杂。

“忘了?”黄先立早就预料到一样不轻不慢地开口,”哦,对了,你那时候应该还没来,那个时候连琦琦也才三两岁。”

他好心地给银灯捋了一捋。

原来,除了老一辈的爷爷奶奶那一辈里兄弟五个之外,父亲们那一辈里,也是一个大家庭。

银灯的父亲不上不下,在兄弟里排了个倒二。

要是算上姐妹们,就更多了。

正字其实是有三个孩子的。

除了那两个儿子之外,他其实还有一个女儿。

也亏得黄先立是同辈里最大的一个,记忆又好,小的时候各家关系也算是不错,人多人少记得也算清楚。

长大之后,关系就复杂了。

“那个姑姑……”黄先立顿了一下,“其实也不算是小姑夫了,那个姑姑老早就没了。”

“那个姑姑是唯一一个上了大学的高材生,我小的时候,她才刚刚毕业。不大不小,但是在那个时候,也算得上是老姑娘了。没多久,就找了一个男人,向家人昭告,她要结婚了。”

“那男人的名字好记,姓王,叫王中。比她大好多。”

“家里人肯定不同意啊。可那个时候的人啊,就跟现在的年轻人,嘴里一个劲儿地叫着自由恋爱,上了大学的人,眼界自然是不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