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不弃 第99节(2 / 3)

加入书签

绽莲花,善度局势。

“你也说了他更适合为使者。” 羽扇轻摇,他淡淡而语,让我怎么也料想不到他的后话会是此般,“我所想的是你。一来,你有德才,善谋略,可当谋士;二来,你非仕人,可装扮隐于主公身边;三来,你最通我意,必明我言。如此三点,前往江东,非你不可。”

“我……”说实话,我并不想去,纵然前往江东可以增添见识,结交朋友,但是,此番涉足必又是一场勾心斗角,太过劳累。可我不能拒绝,因为这是孔明同我言说的,也因为,他在意的,想要守护的,我会同样努力地在意和守护,所以,欣然一笑,我道:“好啊。都说江东多美人,我正想去看看。什么周郎,小乔……”

“傻姑娘。”不等我举例完,他就是无奈一句,敛了几许笑意地道:“你怕是比我还厌恶这乱世吧。可惜,嫁予我,你就必须违背心愿地跟着我乱世沉浮。我这般拖累你,你却总觉得自己配不上我,你是将自己置于何地呢?”

我笑,不甚在意,“能有机会陪你留名青史,我求之不得。即便暂时我还不太喜欢乱世的纷扰,但是,总有一日我会习惯如此,甚至喜欢上乱世的明争暗斗。”能够全然使用自己的智谋,达成某个足以改变天下的目的,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满足呢?至于我自己……我笑得更为明灿,眸光坚毅,“我一直都是随着自己心作为的,也许看似很艰苦,但是我很高兴。”可以陪着他,一直到老死,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

他没有再说话,只轻吻了吻我的唇瓣便结束了这一夜的长谈。

翌日,刘备诏命:孙乾为使,赵云为将,简雍为谋,随他共赴江东;诸葛亮、关羽、张飞留守荆州,期间,一切大小事务都由诸葛亮决断,众人不得有异。

诏命后,又有一封密信送至我手中,命我混入迎亲队伍,以侍者身份待在刘备身边,期间,需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一己之私肆意妄为。

自然,谁都清楚这最后一点是在警告我不要因为和简雍的私怨而影响大局。不过,我始终觉得此话还是同简雍言说比较好,毕竟,我从未招惹过他,都是他看我不舒服来着。

孔明则告知我无需担忧,前往江东期间刘备会亲自护我周全,保我不为简雍所害。赵云也答应了义父会盯着简雍,不给他可趁之机。除此之外,孔明也相信,简雍是知晓轻重缓急之人,不会在外方对我不利。

我自己也很放心,不仅是因为相信他们会保护我,还是因为,我已隐忍到极致,必要的时候定会反击反击,告诉他,我黄月英可不是软柿子,想捏就能捏的。

……

十一月,我等乘船前往江东。

离开前,孔明同我畅谈一夜,言,此番,他可不是只想我可安然地将自己与刘备带回,还希望我能将新夫人也带回。告诉江东,我刘营能人异士多得是,即便没有他相伴而行,也足够使他们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

我胸有成竹地答应,却不禁想孔明真是阴险,骗了别人的妹子不成,还要给别人个下马威。可是,我就是喜欢这么阴险的他怎么办?

因而,初到江东我便告知刘备可使随行几百侍者入城采办喜事物什,弄得越声势浩大越好,最佳的是能让全城皆知吴侯孙权要进妹与刘豫州固好。

起先,刘备并未询问,听罢便立即吩咐下去。直到,事情分派得差不多,我等快要下船之时,他才意味深长地问道:“先发制人,不管真假都让它变成真的,你倒是做得好,不过,我很好奇,此计是军师告知予你的,还是你自己想得?”

“皆不是。”我故弄玄虚地笑笑,立在船舱外欣赏滚滚长江的浩荡,有些思乡。在未来,我家便居住在长江南岸的一座小城中,每每自学校归家都能在长江大桥上一睹长江风采。可惜,此今,长江还是长江,人事物却早已不尽相同。

至于那条计策,乃是我借鉴《三国演义》所出,因而,算不上是我想得。而孔明虽有提醒我要提防孙权的真心与目的,却没有告知我具体的谋划。所以,也不是他想出的。

其实,史书上对于此事只有一笔带过的记载,很多情况都无从知晓,逼得我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思考每个方面,深怕一个不甚害人害己。自然,以防孙权以结亲为诱饵也是其中之一。

刘备睨了睨我,略有不满我的故弄玄虚,但,没有责怪。反而,他顺着我的目光,陪我观赏起长江来。他说,终有一日,我们都会随着长江的流淌而消逝,或是留名青史或是遗臭万年,似是成为了我们存在过的唯一证明,如此,会不会太过悲哀。

我淡漠,询问:“那你是想留名青史还是想遗臭万年?”

他说得没错,我们迟早都会死,都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那么,到那时我要用什么证明我曾存在过呢?黄氏阿丑吗?可,那是黄月英啊,不是我。这般,我怕时间一久,就连我自己都不知晓自己是谁了。是乱世名女黄月英,还是寻常女子李栖?

如此,不等他回答,我就又问:“如若黄月英存在过,可是,我又不唤黄月英,我要怎么证实我曾存在过呢?”

他顿了顿,将欲要回答我第一个问题却还来不及说出口的言语吞回,转而睥睨天下地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