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穿越 第328节(2 / 3)

加入书签

这座桥就是用“国债”修葺而成。

百姓听说自己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还出了人命,尤其是那死的人里也有购买国债者,立即愤怒异常,眼瞅着就要发生第二次民变。

朝廷大员亦异常愤怒,说这些贱民就是惯不得,上回朝廷做了让步,让他们得了甜头,现在一有点事就想着要造反,这不是要敲诈吗?必须狠狠教训!

可是王上却狠狠的教训了户部尚书,说国债既是交由他统辖,那些钱都花到了何处?怎么会弄出这等乱子?

户部尚书则狠狠教训了为了督建工程而新成立的工部长官林海,林海又叫来了手下的工部侍郎等人痛骂一顿,责令他们必须严查。

在这样一级推一级的情况下,其余四大世家皆好整以暇,一心看热闹。

也便难怪他们有这等心情。

其实督建工程这事本是由户部负责,毕竟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花银子,直接由户部出钱出力,不是还能顺便捞油水吗?这建工程,油水可大着呢,所以早就有世家想趁这个机会往里塞人了。

于是,这个春天不就开了科举吗?经过四番考试,还真选拔出了一些人物,大部分分至偏远的西北之地或者是晖国送上的二十郡去做官,既有世家子弟,又有平民良才,谁也说不出什么来,而这个工部尚书林海就是此次科举的状元,亦立即被委以重任。

按理刚刚从平民提拔上来,不该当这个从一品大员,可是王上发话了,又满足了他们往各部塞人的要求,他们也不好做得太过分,也便同意了,然后齐心协力的等着看笑话。

瞧,笑话来了吧?

当然,谁都知道这不能怪林海,因为林海是秋末上任,而早在夏季时,那座纸糊的桥已经竣工了。

唉,谁让他倒霉呢?

咳,看到了吧,平民就是不能当官,一旦得了他的福气承受不了的东西,就要倒霉,连带着无涯都跟着遭厄运,这回看王上还怎么说!

还有,千羽墨还组建了一个什么内阁,把这回科举胜出的榜眼英秋冉等几个毛头小子弄进去,有事就跟他们商量。

这叫什么事啊?

好在虽是有几个贱民,自家的子弟亦在其中,不过也怪了,回来问他们什么也不说,是不是想活活气死这几个老头子?

可是再想想,自家的家族也得靠这些个小子发展,暂且先忍下。只不过这个内阁据说不世袭,谁若不合格,就让谁“下课”。

这是什么事啊?

可是自家的子弟刚刚“上岗”,家族的腾飞又有了新的希望,你若不干,人家有的是人想干。他们自然不好搬石头砸脚,只能继续忍。

另外,又新成立了什么“翰林院”,自家的子弟和那些平民的小子混在一块,说是什么“后备官员”,留在那有待考察,将来择优录用。

他们就更不敢发话了,万一得罪了什么人,万一被什么人暗地里捅刀子,岂非得不偿失?

于是就这么矛盾着,说不好是希望这些新人走远一些,有旁人没有的前途,还是希望他们就地栽倒,好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可巧,事就来了。

贱民就是贱民啊,没见过银子,即便上任晚也贪了不少吧?我说你是不是太急了点?这不是不给王上面子吗?看他怎么收拾你!

还有英若丞,自打革新以来,他愈加受看重,这回也跑不了!让老家伙看看什么是登得高,摔得狠!

在一级级下查中,事情很快清楚并被呈报上来。

原来此番承办工程的是地方官丁峰贤,在建桥的时候偷工减料,还更换了石材。

筑桥,最好的是南山的白石,石材紧密坚固,已是锻造整齐,运至康年庄。却被丁峰贤弄到自家盖起了房子,反换了当地的一种石头。块小不说,形状也不甚规则。

而且他没有用众人推举的赵石匠来修桥,而是用了自己的小舅子。

桥修得很快,还得了表彰,结果……

旨意在大年初三的时候下来了,人们首次从那金丝锦绣的明黄上得知了个新词,叫“豆腐渣工程”,而导致这豆腐渣工程的丁峰贤及其小舅子一律下狱,押送入京,不日问斩。

众人顿时大惊。

因为丁家亦属世家,而各个诸侯国,只要世家不谋反作乱,一律不得问斩。

百姓在兴奋之余则产生怀疑,朝廷有那么坚定吗?不会是打算虚晃一枪,安抚下死难者便算完事吧?反正抚恤金已经颁下,死者家属似乎也没有闹事的意图。

然而只有朝臣知道千羽墨有多坚定。

“今日若不斩他,何以立法?何以正心?而今,朝廷与地方都增加了许多官员,无论出身,皆是为国效力,当一视同仁。今日若赦了他,明日又要赦哪个?今日他可以欺骗百姓,明日就可以欺骗朝廷,欺骗孤,欺骗每一个替他求情的人!防微杜渐,姑息养奸!今天,孤就要斩了他,让天下人看看,玩忽职守,贪赃枉法,视人命如儿戏,就是这个下场!孤也要让在朝为官,于地方效力的人看看,什么是前车之鉴!”

“可是,王上,现在是冬天,还是正月,若是见了血……”

千羽墨微微一笑:“孤就是要这个……开门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