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叶大胆组织的夜袭(3 / 8)

加入书签

加,

让李显可是操碎了心。

这些日子里面,

李显已经把各个县城里的治安人员增加了三倍,

又把县城和各个村庄的保安队也扩编了许多。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人手,

保证根据地里的治安,

另一方面就是这些人都会参加军事训练,

为特种旅储备预备役的兵员。

霍华德·休斯的柴油发动机生产厂已经开工,

还没有正式投产。

这个工厂是林凡最看重的,

甚至比起对武器生产线还要重视一些。

林凡清楚:两军交战,

不只是士兵们在战场上的拼斗,

更加比拼后勤供应。

试想一支队伍长期吃不饱,穿不暖,

武器弹药供应不上,

这样的队伍能够坚持一场战斗,

难道还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特种旅自己能够生产发动机,

就可以生产各种小型运输工具,

无论是用于生产还是用来给队伍运送补给,

这都是极为方便的。

林凡对后世那种小型拖拉机,

可是有感觉的。

他认为,现在这种情况下,

还能够做得更小一些。

像特种旅现在的火箭炮,就是用这种柴油机作为动力拖动的。

林凡的想法很多,

根据地里面的事情更多。

这些事情李显全部都要操心,

这段时间里,李显又瘐了一圈,

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整个特种旅地生产他要管,

难民的收容和管理他也要管。

随着特种旅从国外进口的粮食源源不断地到达港口。

句容这里,终于完全放开了接收难民的限制,

不但如此,李显还特意请人在报纸上宣传:

想吃饭,到句容!

吃饱饭,到句容!

人到句容不用愁,

吃饭穿衣有人管!

……

这些都是林凡的要求,

林凡清楚:人口才是一切的根本,

根据地要强大,

先得要有一个强大的人口基础,

人口基数有了,

一切都有可能。

这些时间里面,

句容同时有上百个工厂在建设,

每天都有新工厂开工,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

按照林凡的要求,

特种旅这段时间,

把各个团在各个县绘制出来的地图合并一起,

从中间寻找出来适合开荒的地方,

把那些新到句容的难民,

军事化管理,送到各个地方去开荒,

暂时由特种旅借给他们粮食工具,

帮助他们修建房屋,

等到有了产出后,

用出产的物资把这些粮食和工具、牲畜折价归还。

对于那些从黄泛区逃出来的人们来说,

这个时候能够有吃有住,

都觉得是遇到青天了。

更不要说在句容这里还能够有自己的房屋,

分配到土地。

虽然这些土地尽是荒地,

可它们总归是土地啊!

李显已经把这些难民分配到根据之外的地方去了,

就算是苏州、常州那些乡下的荒山野岭,

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由上千人组成的开荒团。

这些荒地原本就属于政府的,

刚刚在南京成立不久的伪维新政府现在根本就管不到乡下去。

鬼子现在更是没有精力去管理乡下那些百姓。

于是在上海到南京这一段,

到处都是特种旅新安排进去的开荒团。

这些开荒团的人,也不跟当地人争执,

不跟当地人抢饭碗。

相反这些开荒团的人,

还常常找当地人买东西。

这种能够让当地人赚到钱的事情,

就堵上了许多人的口了。

他们当中有些人非常眼红这些外地人,

能够开荒,过上几年后,

开出来荒地就有一部分可以成为他们自己的田地。

当地人也试图跟这些外地人争抢一番,

这些人当中,敢于出头的终究是少数。

开荒团的人,才到一个新地方,

最重要的粮食虽然有特种旅供应,

小菜这些虽然不重要,却也是必需的。

天天找野菜也不是个事儿。

特别是这些开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